公元前180年,吕后亲妹妹吕媭,被陈平用竹板活活打死。弥留之际,吕媭怒斥:我早该劝姐姐斩草除根!话音刚落,陈平下令,吕氏全族一个不留!其中包括功臣樊哙的儿子樊伉! 在历史上,大家对于吕后吕雉很熟悉,对她的亲妹妹吕媭或许没有那么知道,但她可是一个狠辣不输吕雉的女子,如果让她掌权的话,整个大汉或许都会动荡! 长乐宫偏殿的地砖上,吕媭蜷缩在血泊中。这位吕后最疼爱的亲妹妹,此刻正被两名侍卫死死按住,陈平站在她面前,手里把玩着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 “陈平!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吕媭的声音嘶哑却带着刺骨的恨意。 陈平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将竹板丢在地上:“吕媭,你忘了二十年前在鸿门宴上,是谁替樊哙求的情?如今你吕氏一族把持朝政,杀宗室、封诸吕,真当刘家的天下是你们囊中之物?” 他俯身捏住吕媭的下巴,“你姐姐刚死七日,你们就想发动政变,当我陈平是瞎子吗?” 竹板接连落下的闷响在宫殿里回荡,吕媭的惨叫声逐渐微弱。弥留之际,她突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吼:“我早该劝姐姐斩草除根!” 话音未落,陈平直起身,对着门外等候的周勃高声下令:“吕氏全族,一个不留!包括樊伉 ——”。樊伉是吕媭和樊哙的儿子,他也难逃被处死的命运。 吕媭死前都没有忘记对陈平的恨意,这便可以知道,她与陈平的“恩怨”可不简单!当年的事情,要从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后说起。 樊哙是刘邦的发小兼连襟,刘邦娶了吕家长女吕雉,樊哙就偷偷和吕媭有了私情所以也就顺带成为了吕家的第二个女婿。 樊哙和刘邦的感情一直都都很好,但是樊哙却口不择言说出“等到刘邦过世,他就要造反”的话,刘邦虽然看重兄弟情谊,可是这与江山社稷相比都太微不足道了,所以,他自己就派了陈平和周勃到军营里去“即斩哙头来献”! 刘邦此举就是连给樊哙辩解的机会都不留,直接就杀了他!刘邦对樊哙的狠也有缘由,毕竟,樊哙也是吕雉的妹夫,此时的刘邦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樊哙若是公然向着吕雉的话,刘家的江山就难保了,所以刘邦无论如何都要处死樊哙。 但是这件事交给陈平去办,对他来说可是一个烫手山芋,因为吕雉的势力不可小觑,若是刘邦还在,陈平自然安然无恙,说不定还是大功一件,可是刘邦一不在,吕雉秋后算账,他必然首当其冲。 陈平想了想,还是决定采用一个“缓兵之计”,他把樊哙押解到京城再做处置!反正樊哙就算是被处死也没有经过他的手,他就不用怕了。若是吕后已经掌权,他保住了樊哙的性命,对吕家也算是大功一件,他也不至于会被清算。 陈平早就算好了,果然,等到他回到长安,吕后已经掌权,吕后直接释放了妹夫,陈平也得到了平安。 吕后对于诸位大臣的处置,还是采取一种平和的方式,能够为她所用,对国家有益的人,她都会留着,只是会采用“联姻”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制约和牵制罢了。 但是吕媭却觉得姐姐太过仁慈了,她对着“两朝元老”的陈平就干直接怒骂:“你敢动我夫君,是不是活腻了?若不是姐姐拦着,我现在就撕碎你这张伪善的脸!” 陈平知道吕媭不能得罪,他自然是谦卑应答:“吕夫人息怒,我也是奉旨行事。樊哙将军劳苦功高,我怎敢真的加害?” 吕媭却不买账,她一直都看陈平不顺眼,多次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但是吕后对陈平有戒心,却也没有处置,不过,这也与陈平的韬光养晦有关系。 这番话看似恭敬,却在吕媭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她在吕后面前多次进言:“陈平这人心术不正,当年分肉都能不均,如今掌了权,迟早是祸害!” 有次朝会上,吕媭当众指着陈平的鼻子说:“你身为右丞相,却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对得起先帝吗?” 陈平只是低头谢罪,丝毫没有辩解。属下不解他为何如此隐忍?他也只是说:“若不如此,怎么能让吕氏放下戒心。” 他深知在吕后掌权的年月,锋芒毕露只会招来杀身之祸。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能够将吕媭之流一网打尽,他在等隐忍,可是吕媭也伺机而动想要将他除之而后快。 不过,机会还是让陈平先等到了,吕雉病重过世之际,陈平早就联合了其他大臣,先是诱导这吕后的侄子吕禄交出了兵权,后又发动了宫变,就在吕雉的头七,陈平第一个除掉的就是吕媭。 吕媭死前啐了陈平一口:“我悔的是没让姐姐杀了你!” “斩草除根?” 陈平猛地将竹板掷在地上,“你们吕氏封王封侯,迫害宗室,难道就该留着?代王刘恒还在代地等着回宫,这天下,终究是刘家的!” 陈平诛杀诸吕,就是为了向刘氏表忠心,刘恒出身较低,看着也容易掌控,所以陈平才推举他成为了新帝,只是刘恒也是他可以拿捏的住的君王。不过,刘恒因为他的辅助之功劳,对他也算是厚待。 陈平做了多年唯一的丞相,直到公元前 178 年病逝。临终前,他躺在床上,对前来探望的儿子说:“我这一生,多用阴谋诡计,是道家所忌讳的。若我陈家后世衰败,也是咎由自取。” 陈平死后,汉文帝赐谥号 “献侯”,陪葬于刘邦的长陵。 但正如他所预言的,陈家在第三代时因罪夺爵。
为什么项羽败给刘邦?项羽的格局决定了他必然失败。项羽进入咸阳时,手握400000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