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儿子偷去换毒品了,面对这种情况,葛振林会如何处理呢? 1994年,葛振林如同往常一样起来锻炼,吃完早饭,他对二儿子葛宪松说:“把那枚金质勋章拿来,我要清洁一下。” 葛宪松眼神躲躲闪闪,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葛振林心里咯噔一下——那枚勋章他宝贝得很,平时就放在床头的木盒里,木盒钥匙他随身带着,除了每天清洁时拿出来,从不让人碰。他自己起身去拿,掀开枕头,木盒还在,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 “勋章呢?”葛振林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看着葛宪松垂头盯着地面,手指绞着衣角,突然想起这阵子儿子总是夜不归宿,脸色蜡黄,身上还有股奇怪的味道。“你说啊!那枚勋章去哪了?”他攥着木盒的手开始发抖,指节泛白。 葛宪松猛地跪在地上,“爸,我错了……我……我拿去换了‘东西’。”“东西”两个字像针,扎得葛振林眼前发黑。他扶着墙才站稳,喘着粗气问:“换了什么?你再说一遍!”“是……是白粉……”葛宪松的声音细若蚊蝇,却在葛振林耳边炸响。 那枚勋章,是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他的“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纯金打造,上面刻着的五角星比任何珠宝都亮。每次擦勋章,葛振林都会想起1941年的狼牙山——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他和四位战友把日军引上绝路,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就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牺牲了,他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才活下来。这勋章,哪是金子做的?是用命、用战友的血换来的啊! 葛振林一巴掌扇在葛宪松脸上,打得自己手心发麻。他这辈子没打过孩子,可此刻看着儿子,像看着陌生人。“我教你的‘宁死不当俘虏’,教你的‘做人要有骨气’,你全忘了?”他吼着,眼泪却下来了,“那不是普通的金子!那是马宝玉他们的命!你换白粉?你对得起谁啊!” 葛宪松趴在地上哭,说自己被朋友带坏,染上毒瘾后没钱买,看到父亲每天擦勋章,知道那东西值钱……葛振林听不下去了,他转身走到桌前,拿起电话。葛宪松慌了,抱住他的腿:“爸,别报警!我改!我一定改!” 葛振林掰开他的手,手背上青筋暴起。他想起葛宪松小时候,总缠着要听狼牙山的故事,拿着木枪模仿他冲锋,那时多精神的孩子啊。可毒品这东西,把人变成了鬼。他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声音哑得厉害:“喂,我要报警,我儿子……贩毒,还偷了我的勋章换毒品。” 挂了电话,他坐在椅子上,看着墙上挂着的“狼牙山五壮士”合影,照片里的自己穿着军装,眼神清亮。他摸了摸胸口,那里平时总贴着放勋章的木盒,现在空落落的。民警来带走葛宪松时,小伙子回头看他,眼里全是悔意,葛振林别过脸,没再看。 后来有人劝他:“孩子一时糊涂,你是英雄,跟组织说说, maybe 能轻判。”葛振林摇摇头,烟抽得凶了:“我是英雄,才不能搞特殊。勋章是国家给的荣誉,沾了毒品的边,就是脏了。我儿子犯了法,就得受罚,这是规矩。” 那枚勋章后来被警方追了回来,只是边角磕了个小坑。葛振林还是每天擦它,只是擦到那个坑时,动作会慢下来,像在抚摸一道伤疤。有人说他心硬,可他心里的疼,谁又知道?他见过战友为国捐躯,知道荣誉比命重;他看着儿子毁在毒品里,更清楚纵容就是害他。 这世上最难的,或许就是在亲情和原则之间做选择。葛振林选了后者,不是不爱儿子,是他明白,真正的爱,不是包庇错误,而是让他在教训里找回做人的底线。 那枚带坑的勋章,后来一直放在葛振林的床头,它不光记录着战火里的勇敢,更刻着一个老英雄在和平年代的坚守——有些东西,比血缘更重,比情面更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
佳佳怡
2025-07-31 00:34:48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