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驾崩前夕,从昏厥中清醒过来,他睁眼一看,见床前有一个人跪着,双手高高地捧着一

勇敢小妹 2025-08-02 07:36:14

康熙驾崩前夕,从昏厥中清醒过来,他睁眼一看,见床前有一个人跪着,双手高高地捧着一杯参汤,康熙以为是十四皇子,便伸手摸他的脸,才认出并不是十四皇子,心头一气,只喊得一声:“你好……”一口气转不过来,便死过去了。 康熙这辈子英明神武,偏偏栽在儿子们手上。 早年立的太子胤礽,硬生生熬成了个“四十年太子”,越等越疯魔,结党营私不算,竟敢暗中咒亲爹早死。畅春园的银杏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这位太子爷在毓庆宫里摆弄龟甲占卜,卦象上写着“父皇归西,儿登大宝”,连装疯卖傻都是掐着时辰的——康熙北巡时他故意在木兰围场放肆狩猎,康熙病重时他反倒斋戒沐浴,活脱脱把东宫变成了情报中枢。老皇帝攥着密折的手直抖,墨迹晕染了“弑逆”二字,却终究没舍得废了他第二次。 四阿哥胤禛在藩邸里种白菜,表面摆出一副“闲云野鹤”的做派,背地里却把十三弟胤祥的铁帽子王当梯子,往户部账本里钻。他给康熙呈上的《耕织图》,每一页都画着老农弯腰插秧,可谁又知道那些青苗底下埋着多少通政司的密奏?当年黄河决堤,他连夜从直隶运来赈灾粮,车轱辘碾过泥泞时,车帘缝隙里漏出的算盘珠声比雨还密。 最绝的是八阿哥胤禩,愣是把“贤王”的招牌擦成了镜子。朝堂上他永远第一个磕头,退朝后必到乾清宫问安,连御膳房添什么菜都要亲自过问。可他府里抄出来的《百官行述》,密密麻麻记着谁家公子科举舞弊,哪家夫人收了江南的绸缎,连康熙批阅奏折时蘸墨的浓淡都记得分毫不差。老皇帝看着那本册子,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太子第一次被废,八阿哥跪在雨地里哭喊“儿臣愿代太子受罚”,原来那时候他就在盘算怎么捡漏了。 康熙五十六年冬天特别冷,养心殿的炭盆噼啪作响。老皇帝望着窗外枯枝,忽然想起太子初立那年,自己抱着襁褓中的弘历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昌明。”如今弘历在重华宫临摹《快雪时晴帖》,而他的儿子们正在毓庆宫、雍和宫、廉亲王府里撕扯皇位。十四阿哥胤祯带着六万大军驻守西北,捷报传到京师时,康熙正攥着十四阿哥请求回京奔丧的折子,朱砂笔悬在“准”字上迟迟落不下去——他太清楚这个儿子眼里闪烁的光芒,和当年太子等着他咽气时一模一样。 弥留之际的那盏参汤还在龙榻边冒着热气,捧汤的人袖口绣着四爪蟒纹。康熙想骂,喉咙里却只溢出一口浊气,像极了当年黄河决堤时的闷响。他最后看到的,是房梁上悬着的白绫影子,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晨起的雾霭,还是四阿哥书房里那幅《寒林独钓图》里的雾凇。 九子夺嫡这场大戏里,没有真正的赢家。当雍正帝在太和殿接过传国玉玺时,养心殿的铜鹤嘴里还叼着康熙晚年常把玩的田黄石印章。新君望着阶下跪拜的兄弟,忽然想起那个雪夜,康熙握着他的手说:“做个孤家寡人,未必不是福分。” (信息来源:基于清史稿及康熙朝实录相关记载合理演绎,核心情节为文学创作,旨在通过人物群像展现封建皇权继承制度的残酷性。文中人物关系及部分事件参照历史原型,时间线以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时期为背景。)

0 阅读:2762

评论列表

深秋枫树

深秋枫树

5
2025-08-02 12:37

小编穿越过去看到了,细节这么清楚[抠鼻]

猜你喜欢

勇敢小妹

勇敢小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