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一分区在突围时,副司令高鹏突想起还有饺子没拿,执意要回去拿。急的杨司令挥枪怒吼:要饺子还是要命!高鹏听到这话,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碗饺子竟差点要了副司令的命?1939年冬夜,八路军一分区紧急突围时发生的这一幕,折射出知识分子出身的将领在残酷战争中的成长之痛。这个看似荒唐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1939年11月,杨成武指挥的黄土岭战斗歼灭日军九百余人,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胜利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品,日军的疯狂报复就接踵而至。连日来,敌机频繁在狼牙山一带侦察,杨成武敏锐地察觉到危险信号,立即决定部队转移。 参谋长黄寿发想起杨司令员曾答应打胜仗后请大家吃饺子,便开玩笑地拦住了他。杨成武爽快地掏出几块钱,让炊事班包饺子庆祝。谁知刚出锅的饺子还没来得及吃,敌机就来了侦察,投下副油箱试探八路军的位置。杨成武立即下令全体撤离。 深夜时分,日军果然摸了上来。杨司令员带着警卫班紧急突围,在冰冷的河边,所有人都跳入水中。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副司令高鹏突然想起那盆没吃的饺子,执意要回去拿,理由是”不能把它留给敌人”。 高鹏是1911年生人,东北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学生军,1937年参与组建国民抗日军,后编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1938年任一分区副司令员。虽然已经在战场上锻炼了两年,但这位书生出身的副司令员,对战场的凶险认识还不够深刻。 眼看日军越追越近,高鹏竟然真的要往回走。杨成武再也忍不住了,挥着手枪怒吼:“都什么时候了,要饺子还是要命!”这一声如雷霆般的怒吼在夜空中炸响,高鹏瞬间惊醒,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参谋长黄寿发赶紧拉起他,拽着他跳入河中。 这次突围虽然有惊无险,但高鹏内心深受震撼。上岸后看着对岸射击的日军,他深刻认识到自己刚才的决定是多么危险。作为副司令员,如果他执意回去,必然会有战士保护他一起行动,不知道会造成多少伤亡。杨司令员那句”要饺子还是要命”不仅救了他的命,也救了整个突围队伍。 战后,杨成武、高鹏、二营长三人都进行了深刻的检讨。高鹏检讨自己在紧急关头的优柔寡断,杨成武也反思对敌情判断不够准确。这次饺子风波成为高鹏军事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让他从一个满怀理想的知识青年真正成长为身经百战的军事指挥员。 1940年,高鹏参加了百团大战,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经过战火的洗礼,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高鹏调回东北,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参谋处长、辽宁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参加了秀水河子战役和四平保卫战。1946年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高鹏历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军区空军副司令、沈阳军区防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9年逝世,终年48岁。 这个关于饺子的故事,看似荒诞,实则深刻。它反映了知识分子出身的八路军将领在战争中的成长过程,也展现了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高鹏从一个差点为了饺子送命的书生副司令,最终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这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改造知识分子、培养军事人才的成功典型。 那次突围中”要饺子还是要命”的教训,不仅拯救了高鹏和突围队伍的生命,更让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年轻军官真正懂得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职责。从此以后,高鹏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而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指挥员的责任与担当。 战争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严苛的老师。高鹏从东北大学的优等生到八路军的副司令,从差点为饺子送命到成为空军将领,这个跨度见证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成长。你觉得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参军抗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抗战中,八路军一分区在突围时,副司令高鹏突想起还有饺子没拿,执意要回去拿。急的杨
熹然说历史
2025-08-03 00:15: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