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80周年日本不应逃避历史#【#环球时报社评#:战后80周年,日本不应逃避历

环球网 2025-08-04 03:57:56

#战后80周年日本不应逃避历史#【#环球时报社评#:战后80周年,日本不应逃避历史】据日本媒体报道,迫于党内保守势力的压力,日本首相石破茂正考虑不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或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当天,以书面文件形式发表首相有关历史认识的个人见解,相关的协调工作已经展开。自1995年“村山谈话”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在“逢十”周年发表历史问题谈话已成为惯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在历史认知问题上,日本政府应当对外表明应有的态度,任何试图淡化侵略历史、回避反省罪责的行为,都是对国际正义的挑战,也是对日本自身国际信誉的损害。

1995年,日本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发表“战后50年谈话”,以首相身份首次承认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并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2005年小泉纯一郎的“战后60年谈话”基本沿袭了“村山谈话”精神;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年谈话”,虽然试图为“谢罪外交”画上句号,但也延续了战后首相发表历史见解的惯例。这些文件构成日本与亚洲邻国重建信任的基石,也是国际社会衡量日本是否真正回归和平道路的试金石。这一惯例如果在今年中断,不仅让部分日本民众愤怒,让日本的亚洲邻国深感失望,也令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产生疑虑和担忧。

日本战后之所以能回归国际社会,与周边国家恢复正常关系,是建立在反思侵略历史,誓言永不再战的基础上。这不仅是对受害国的道歉忏悔,更是日本的自我救赎。当政治考量压倒历史责任,回避反思成为“安全选项”,折射出日本社会对那场战争缺乏应有反思的氛围。近年来,随着日本政治右倾化,日本社会对历史认知的塑造,更多地由日本右翼势力主导。他们长期淡化和否认日军二战侵略罪行,日本社会也流行一种危险的“受害者叙事”,强调广岛长崎核爆、东京大空袭的惨烈,却绝口不提这些悲剧的根源——正是日本的侵略扩张加害在先,引发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反击。靖国神社里至今供奉着甲级战犯,日本一些教科书始终对南京大屠杀闪烁其词,结果必然是让日本年轻一代与历史真相渐行渐远。

跟随这股历史认知上的逆流,日本近年来在“松绑”安保政策上的步子也越迈越大。加快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议程,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强行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增加防卫预算,解锁所谓“反击能力”,发展和部署进攻性武器,不断突破“专守防卫”框架。一些日本右翼学者甚至公然叫嚣,日本扩军备战的举措“太弱太慢”。这些举动引发日本国内民众、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强烈担忧,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衅。

历史认知的稳定性是构成国家信用基石的重要部分。二战后,德国之所以能赢得欧洲邻国谅解,正是因为其数十年来始终坚持对纳粹罪行的彻底反省。相比之下,日本对侵略历史的反思始终遮遮掩掩,用“终战”“十五年战争”等模糊表述淡化战争性质,只会进一步损害与曾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的互信。在此背景下,首相谈话的缺失将向国际社会释放不安信号:日本是否准备抛弃战后长期坚持的以反思历史为前提的“和平国家”承诺?

以正确态度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是维护中日两国关系的必要政治基础。战后80年中,曾经有一些时期,以“村山谈话”为代表,一大批爱好和平的日本政治家和团体为端正日本社会的历史认知作出积极表率和贡献。在战后80周年的历史时刻,日本不应继续在右翼裹挟下逃避责任,而应勇敢直面历史。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