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事还没发生,你就提前焦虑,就等于坏事发生了两次。糟心的事已经尘埃落定,你总是耿

琉璃映水梦如烟 2025-08-04 13:55:17

坏事还没发生,你就提前焦虑,就等于坏事发生了两次。糟心的事已经尘埃落定,你总是耿耿于怀,就等于糟糕了三四回。 你知道吗?焦虑最伤人的地方不是它预言了什么,而是让你在坏事还没发生时,就活生生把“可能“演成了“必然“。 你的大脑像一台失控的放映机,反反复复回放虚构的灾难画面,直到手心冒汗、心跳加速。 日本心理学家岸见一郎说过:“焦虑的代价,就是透支未来的痛苦来惩罚现在的自己“。 这哪里是在解决问题?分明是把人生撕成了碎片,一遍遍咀嚼虚无的恐惧。 可更扎心的是,就算事情真结束了,咱们还不肯放过自己。明明尘埃已落定,偏要拿放大镜把每道裂痕照得透亮。 就像反复抠结痂的伤疤,非要让血淋淋的回忆再疼个三四回。 董卿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关关难过关关过“。 过去的事像泼出去的水,捧着破碗反复念叨“当初要是...“,只会让现在的自己也跟着发霉。伤口晾着才会结痂,总去碰它,新肉就永远长不出来。 其实咱们都犯了个低级错误——错把胡思乱想当未雨绸缪,错把耿耿于怀当深刻反省。 挪威哲学家埃斯彭·席德说过:“真正活得清醒的人,懂得给情绪拉闸限电“。 别让焦虑成为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别让悔恨变成无限续杯的苦咖啡。 就像整理衣柜,该挂起来的挂好,该扔掉的打包,衣橱清爽了,心才有地方装新风景。 试试这个口诀吧:事前不想象剧情,事后不回放录像。今天该喝的水,别掺昨天的茶;明天该走的路,别套前天的鞋。 中医早提醒过:“思伤脾,忧伤肺“,情绪是长在身体里的根,你喂它什么,它就长出什么人生。 把自己看重点,把烦心看淡点,你会突然发现——原来最厉害的超能力,是让糟糕的只糟糕一次。

0 阅读:18
琉璃映水梦如烟

琉璃映水梦如烟

琉璃映水梦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