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遭遇两国制裁一国是乌克兰,一国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说乌克兰这边的幺蛾子,7月29号,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直接点名批评乌克兰,说他们对中国企业搞的那套制裁完全没国际法依据,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表演。 这事儿得从泽连斯基当局的“迷之操作”说起——他们一口气把53家中国企业和5家注册在华公司塞进制裁名单,理由是“给俄罗斯提供军事零件”。 可乌克兰拿出来的证据,说白了就是国产民用无人机上的通用芯片,这种东西在全球电子市场随便买得到。 更离谱的是,乌克兰总统制裁政策专员瓦修克居然声称“俄罗斯武器60%的外国零件来自中国”,但翻遍他们的官方文件,连个像样的检测报告都拿不出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乌克兰这招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自打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对乌援助开始缩水,泽连斯基政府急需制造新话题转移国内矛盾。 挑中国当靶子最“安全”,既能摆出“反俄斗士”的姿态向西方表忠心,又不用担心真的得罪金主爸爸。 就像乌克兰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列日科说的,他们现在就是认准了“中国在支持俄罗斯”,哪怕没证据也要硬着头皮炒作。 可他们忘了,中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泽连斯基还亲口说要“恢复战前中乌贸易水平”,现在自己打自己脸,纯属搬起石头砸脚。 再看越南这波操作,简直把“见风使舵”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7月2号刚跟美国签完零关税协议,7月7号就宣布对中国热轧钢卷加征27.83%的反倾销税,而且这税还倒签到7月6号生效,摆明了要让中国企业措手不及。 表面上看,越南是想保护本土钢铁产业,毕竟2024年他们进口的880万吨热轧钢里72%来自中国。 但实际上,这是越南在美国压力下递的“投名状”。美国在贸易协议里明确要求,越南必须限制中国转口贸易,否则就恢复46%的惩罚性关税。 越南的算盘打得精:一边用加税讨好美国保住出口市场,一边想通过保护本土产业弥补对美零关税的损失。 可越南没想到,这步棋会把自己坑惨。热轧钢卷是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的基础材料,越南本土产能根本跟不上需求。 加税之后,越南企业采购成本至少上涨15%,像和发集团这种钢铁巨头倒是乐了,但下游制造业直接叫苦连天——一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增加好几百,谁还愿意下单? 更讽刺的是,越南号称“世界工厂”,但80%的棉纱、面料和电子产品零部件都得从中国进口,自己说白了就是个“组装车间”。现在原材料涨价,他们拿什么去填美国的订单? 这两起制裁事件,本质上都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乌克兰拿制裁当政治筹码,想在西方阵营里刷存在感,却忘了中乌合作对其战后重建有多重要——中国企业在基建、能源领域的投资,可是能真金白银帮他们修桥铺路的。 越南则是在中美之间玩“走钢丝”,以为靠加税就能两边讨好,却忽视了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就像2023年中国收紧水果检疫标准,越南榴莲出口量立马暴跌30%,这次要是把中国惹急了,后果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国的行动都透着浓浓的“美国味儿”。乌克兰制裁名单里的企业,不少是美国早就盯上的“实体清单”常客;越南的反倾销税税率,跟美国对中国钢铁的制裁简直如出一辙。 说白了,这就是某些势力想把中国孤立在全球产业链之外,可他们低估了中国的韧性。商务部已经放出话来,会通过WTO解决争端,必要时还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那些跟着美国瞎起哄的国家,得好好想想:是要一时的蝇头小利,还是要长期的互利共赢?毕竟在全球化时代,谁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发展。
普京一旦离世或者下台,乌克兰可能就真的危险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过,当初“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