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阵枪响过后,西路军的廖副营长中弹负伤,二十多个蒙古人冲过来抢走了他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05 09:15:00

1937年,一阵枪响过后,西路军的廖副营长中弹负伤,二十多个蒙古人冲过来抢走了他的步枪和子弹。一个会说汉话的人抬脚碰了碰他:“没死就快走!等马家的人来了你就没命了!”  

1937年3月,西路军仅剩的战士们还在与敌人殊死周旋,连续的恶战耗尽了他们的弹药和体力,还有严寒的天气也在威胁着战士们的生命。  

在康隆寺附近一场激烈的遭遇战中,廖永和正在指挥战士们奋勇抵抗,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腿部,剧痛让他瞬间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冰冷的雪地上,刺骨的寒冷与钻心的疼痛使他几乎无法动弹。  

等枪声渐渐停下来时,他看见大约二十个身影正在向他靠近,此时的廖永和心中一紧,以为他马上就要被杀死了。  

然而,这些人并非马家军的士兵,而是附近的蒙古族牧民,他们迅速地拿走了廖永和身旁的步枪和子弹,动作干脆利落。  

紧接着,其中一位略懂汉语的牧民用脚轻轻碰了碰廖永和,压低声音急促地对廖永和说了一句,没死就快走!等马家的人来了他就没命了!说完,这群牧民便迅速消失在茫茫雪地之中。  

这句话警醒了廖永和,求生的意志瞬间压倒了身体的剧痛,他咬紧牙关,拖着受伤的腿,用尽全身力气向远离战场的山沟深处爬去,即使每一步都伴随着刺骨的疼痛,但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活下去,找到队伍。  

随后的日子里,廖永和独自在祁连山的深谷中艰难求生,伤口在严寒中反复溃烂,还加上没东西吃的痛苦。  

在这样的环境中,廖永和依靠着野草根和偶尔遇到的动物残骸,甚至是被积雪覆盖的草籽勉强维生。  

夜晚,廖永和只能蜷缩在岩石缝隙中,用单薄的衣物抵御零下几十度的寒冷。每一次前行都耗尽了力气,但每一次想到战友们和还未成功的革命事业,他又坚持着行动。  

就这样,凭着对方向的判断和找到队伍的信念,廖永和在祁连山中苦苦跋涉了近四个月。

  最终,在1937年7月左右,廖永和终于在山丹县境内遇到了收容失散战友的我党地下组织。当同志们发现他时,这位曾经英勇的副营长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随后他被迅速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得到了宝贵的救治。  

廖永和养好了伤,随后辗转多地到达了延安,继续投身于革命工作,他担任过兵站站长等职务,在后勤保障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诞生默默奉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廖永和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青海工作。他始终保持着红军战士的本色,勤勤恳恳,直至1980年退休。  

晚年的他,常常将那段祁连山经历讲给后人听,他希望年轻人记住,是朴素的各族群众用他们的善良和勇气,挽救了他的生命,让他能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