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辽宁省政府机关大院的哨兵击毙了一个可疑人员,谁知,案件水落石出后,这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05 11:19:28

1980年,辽宁省政府机关大院的哨兵击毙了一个可疑人员,谁知,案件水落石出后,这个哨兵非但没被嘉奖,还被判处死刑! 那是在1980年12月9日的凌晨,哨兵白玉珍胸口"负伤",英勇击毙了一名"持枪歹徒"。 当时辽宁省政府机关大院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突然响起的枪声把值班人员都惊醒了,连长带着人赶到现场时,就看到哨兵白玉珍捂着胸口,一脸痛苦地报告说刚刚击毙了一名持枪歹徒。 他胸前的伤口还在渗血,说话时声音虚弱,活脱脱一个英勇负伤的英雄形象。 现场躺着的是机关食堂炊事员苗广吉,身旁丢着一把五四式手枪,说来也巧,这把枪正是连长一周前丢失的配枪。 在苗广吉宿舍床褥下,还找到了配套的枪套,表面证据似乎很明确,那就是炊事员偷枪图谋不轨,被警觉的哨兵发现后击毙,这么说起来也合理。 但机关大院里认识苗广吉的人都不信这套说辞,苗广吉在食堂干了十多年,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平时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怎么可能突然变成持枪歹徒。 更蹊跷的是,法医检查发现苗广吉身中七枪,全部是从背后射入,致命伤在后脑勺,如果是正面交火,子弹怎么会全打在背上。 白玉珍讲述的"英勇事迹"根本经不起推敲,他说与歹徒发生了激烈枪战,但苗广吉的棉衣敞开着,棉裤扣子都没系好,袜子也没穿,明显是匆忙出门的样子,哪像蓄谋已久的歹徒,反而像是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急急忙忙的出门。 奇怪的是白玉珍自己的伤口,子弹从左胸射入,从腋窝穿出,这种弹道怎么看都像是自己开的枪。 之后在调查的时候,法医徐功伟发现了关键证据,在那把手枪的扳机上有B型血的痕迹。 苗广吉是O型血,而白玉珍恰好是B型血,血迹不会说谎,它无声地揭露了一个事实,是白玉珍扣动了扳机,制造了这起"自卫击毙歹徒"的假象。 而随着调查深入,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12月1日白玉珍就偷走了连长的配枪。 两天后他找到老实巴交的苗广吉,谎称有急事要把手枪"临时寄存"在他那里,单纯的老苗哪想得到这是个陷阱,爽快地答应了。 12月9日凌晨,白玉珍值勤时故意叫醒苗广吉,谎称发现了可疑人员,睡眼惺忪的老苗想起那把"寄存"的手枪,急忙拿着它跟白玉珍出了门。 走到食堂旁煤堆边的小道时,走在前面的苗广吉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手枪上膛的声音,还没等他回头,一颗子弹就从后脑勺射入... 为确保万无一失,白玉珍又对着倒地的苗广吉连开六枪,完成谋杀后,这个冷血的哨兵就开始自导自演,在自己的身上开了一枪。 制造出"与歹徒交火负伤"的假象,如果没有被发现,他或许真的就成为了一个英雄,而苗广吉就会背负着歹徒的污名,就算是众人提到他,也只会说他是个歹徒。 好在最终白玉珍的计谋还是暴露了,而在审讯中他也交代了,自己即将退伍,既没入党也没提干,眼看前途无望,便想出了这条"捷径"。 制造一起"英勇击毙歹徒"的事件来立功,在他扭曲的逻辑里,牺牲一个老实人换取自己的锦绣前程,是笔划算的买卖。 他这完全就是把人际关系完全工具化,战友的生命在他眼中只是向上爬的垫脚石,更讽刺的是,机关算尽的他最终非但没得到梦寐以求的军功章,反而把自己送上了刑场。 1981年,白玉珍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从"英雄哨兵"到死刑犯,他的人生大起大落全是自己一手造成。 原本他就算是没有提干,也可以转业,再不济他也可以回到家乡,就算不能大富大贵,好歹还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可他却选择走上了这么一条不归路。 更是狠心杀死了自己的战友,这样一个人,被判死刑也只能说是他应得的。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