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前线,新兵张忠顺在激战中与大部队失散,他非但没有惊慌,反倒咧嘴一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8-05 18:24:47

1984年,老山前线,新兵张忠顺在激战中与大部队失散,他非但没有惊慌,反倒咧嘴一笑:“政委说过,活捉三个俘虏就能立一等功,这回该轮到我了!” 【消息源自:《血火老山:一位新兵的一等功传奇》2023-11-15 军事历史月刊;《中越边境作战口述史》2022-8 解放军出版社】 张忠顺猫着腰钻进灌木丛时,钢盔上还挂着半截被炮弹震断的蜘蛛网。这个21岁的贵州新兵用力眨了眨眼睛——刚才爆炸掀起的红土还糊在睫毛上,让视线里的一切都像蒙了层血雾。远处机枪的哒哒声突然停了,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和连队走散了。 "有人吗?八连的!"他压低嗓子喊了两声,回答他的只有山风刮过芭蕉叶的沙沙响。摸出裤兜里皱巴巴的作战地图,张忠顺突然笑出了声。战前动员会上副政委周忠仕的话又蹦了出来:"谁抓到活的越南兵,回来就给记功!"这个参军才三个月的炊事班帮厨,此刻把地图往地上一拍:"立功的机会来了!" 第一脚踩下去他就后悔了。右脚悬在离地五厘米的地方猛地刹住,面前腐叶堆里露出半截锈铁丝——是越军最爱的跳雷。张忠顺后脖颈的汗"唰"地下来了,他想起训练时班长教的法子,慢慢抽出腰带上的工兵铲,像给病人做手术似的,一寸寸拨开周围的落叶。当看清那真是颗哑雷时,这个爱唱山歌的小伙子差点对着林子唱起《打靶归来》。 53号高地附近的枪声给了他方向。猫腰跑到半山腰时,两个穿棕绿色制服的背影正在战壕里收拾弹药箱。"不许动!"张忠顺的枪托先于大脑作出反应,两声脆响过后,两个越南兵像麻袋般栽倒在战壕里。看着还在抽搐的敌人,他狠狠捶了下自己脑袋:"瓜娃子!活的比死的值钱啊!" 转机出现在下午四点。太阳偏西时,张忠顺发现个猫耳洞,里头传来微弱的呻吟声。他蹲在洞口憋了半天,憋出句带着遵义口音的越南话:"出来!不杀!"没想到真有个满脸是血的越南兵举着双手爬了出来。这小子乐得差点蹦起来,结果刚给俘虏捆上双手,又听见身后草丛哗啦一响。 "解放军同志......"一个戴眼镜的越南军官自己走了出来,领章上少尉的银星在夕阳下反着光。张忠顺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这人是把他当成大部队了。他赶紧板起脸,用枪管指了指俘虏的裤腰带,对方立刻会意地解下皮带自己捆上脚踝——新兵蛋子不知道,他这是撞上了越军一个正在转移的指挥所。 当张忠顺像赶羊似的押着两个俘虏找到副营长曹银选时,迎接他的是劈头盖脸的怒骂:"你个炊事班的跑来添什么乱?主峰还没拿下来呢!"曹副营长一脚踢飞了脚边的弹药箱,碎片擦着张忠顺的脸飞过去。这个贵州兵却咧嘴笑了:"报告首长,炊事班也能抓舌头!"说着把那个少尉往前一推,"这还是个当官的咧!" 第二天清晨,张忠顺在清理54号高地时,从炸塌的掩体里扒出个铁皮箱。里头文件上密密麻麻的越南字他一个不认识,但图纸上标着的红箭头都指向中国阵地。当他抱着箱子跑回指挥部时,连向来严肃的曹副营长都拍了拍他肩膀:"好小子,你这眼睛比雷达都好使!" 庆功会上,胸戴大红花的张忠顺被战友们起哄表演节目。他清清嗓子刚唱了句"十五的月亮",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扭头问文书:"俺那个越南少尉呢?该不会算成曹副营长的俘虏了吧?"全场哄堂大笑中,周副政委把一等功证书拍在他怀里:"放心!你抓的舌头,够你从炊事班调到侦察连了!"

0 阅读:267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