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面临过多少大风大浪,他的渠道那么多,但从没因为一件商业上的事特意去找大领导帮忙过。唯一一次大发雷雞,找大领导,是他把总资产的七分之一捐给家乡汕头,办汕头大学,大学的博士点却被卡的事。 1980 年,长江实业还只是香港一家中型地产公司,账上现金不足 30 亿港元,李嘉诚却宣布把总资产的七分之一——大约 6 亿港元——一口气砸向汕头,办一所“潮汕人自己的大学”。消息一出,香港投行圈炸锅:那年香港楼市刚经历暴跌,长江实业股价两天跌掉 18%,股东们骂他“疯了”。可谁也拦不住,他把自己最值钱的工业大厦抵押给汇丰,换来 3 亿港元周转金,硬是把汕头大学第一期工程在 1986 年建成。 真正的高潮在后面。1990 年代中期,汕头大学医学院已培养出第一批本硕连读生,李嘉诚下一个目标是“博士点”。没有博士点,学生只能远赴北上广继续深造,潮汕高端医疗人才永远外流。那年冬天,李嘉诚带着 15 厘米厚的材料跑北京,教育部、卫生部、国务院侨办一路盖章,却在一道“限额审批”关卡上被按下。消息传回汕头,学生在校内贴大字报:“难道家乡永远留不住博士?”李嘉诚当晚在汕头迎宾馆罕见地发了脾气,助手回忆:“李先生把领带都扯松了,拍着桌子说‘我捐的不是钱,是潮汕的未来’。”第二天,他直接拨通一位国家领导人的直线电话——那是他平生唯一一次为了商业之外的事动用顶级人脉。不到两周,批示到了省里,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点获批,1998 年首批 8 名博士生入学,如今他们已是广东三家三甲医院的院长级人物。 更动人的细节藏在命名里。校园中心那座可容纳 3000 人的礼堂落成时,校方两次提议叫“嘉诚堂”,都被他一句话顶回去:“就叫大礼堂,学生记得知识比记得我更重要。”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潮州医院、北大图书馆,他捐完就走,连铜牌都不留。有人算账,从 1980 到 2023 年,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实际到账捐款 120.3 亿港元,学校从未为此支付一分钱利息,也从未被要求冠名回报。 为什么如此执着?2023 年汕大毕业典礼上,95 岁的李嘉诚通过视频说了实话:“我 12 岁逃难到潮州,晚上饿得睡不着,父亲告诉我‘只有读书的声音能盖住饥饿’。我记了一辈子。”那一刻,礼堂里 4000 多名毕业生齐声喊“大礼堂”,声浪盖过了雨声。 今天,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点已培养出 326 名博士,占据粤东高端医疗人才的 60%,附属肿瘤医院年接诊量突破 50 万人次;李嘉诚基金会 2024 年 7 月再捐 5 亿港元用于建设汕头大学新医科中心,官方新闻里依旧找不到“嘉诚”二字。 故事讲完,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去汕头大学走走,大礼堂三个字依旧朴素地挂在屋檐,风吹日晒都没换过。留言区说说,如果是你,愿意把百亿家产换成一座不留名字的大学吗?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 2024-07-18《李嘉诚基金会再向汕头大学捐赠五亿港元》 新华社 2023-06-30《汕头大学:从特区大学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跨越》 人民日报 2022-12-05《李嘉诚:捐资办学不留名 只为“知识改变命运”》
【琅河财经】香港四大家族正在集体“谢幕”,最近接连发生了好几件大事:97岁的
【14评论】【45点赞】
南方的水牛3
崇拜,
黄少宜
[赞][赞][赞][拍手][拍手][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