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舰机无视警告,要强行加入中俄联演舰队,接下来一幕让它们全都老实了 据我军1

观今言史啊 2025-08-06 11:19:54

三国舰机无视警告,要强行加入中俄联演舰队,接下来一幕让它们全都老实了 据我军134舰官兵向央视透露,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演期间,“一些国家”的飞机和舰船不断出现在中俄联演舰队周边,一时间“波涛汹涌,暗流涌动”。 而俄媒方面的报道则更加直白,RT电视台报称,美、日、韩三国军机和舰船无视中俄方面的警告,不断抵近干扰联演舰队,甚至一度想要强行插入正在航行中的编队 这一行为被俄媒直指为“无视警告的抵近干扰”,但最终三国舰机在中俄舰队默契配合与专业应对下转向撤离。   这一事件不仅成为本次联演的关键插曲,更折射出西太平洋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日韩三国此次干扰行动显然经过精心策划。根据俄媒报道,三国舰机从中俄舰队通过对马海峡开始便一路尾随,直到日本海演习区域仍持续抵近试探。   干扰高峰时,三国试图利用中俄混编舰队可能存在配合间隙的弱点,以突然穿插方式破坏编队阵型。   参与干扰的包括美军驻日反潜巡逻机、日韩军舰及海上巡逻机,形成海空协同的施压态势。   这种行动模式与2025年3月美航母“卡尔·文森”号高调驶入釜山、强化美日韩军事联动的背景一脉相承,均是美国主导下构建西太“小北约”的战术环节。   然而三国低估了中俄海军历经十余次联演锤炼的协同能力。面对突袭,中俄舰队展现出教科书级应对:绍兴舰作为052D型驱逐舰,第一时间开启防空预警系统并发出语音警告,同时中俄各舰保持航向航速不变,迅速收缩为严密防御阵型。   水面舰艇包括两艘中国052D驱逐舰、一艘补给舰、一艘潜艇支援舰,以及俄军无畏级反潜舰和护卫舰;   空中俄军伊尔-38反潜机加强监控,水下中俄潜艇同步配合,构成立体防御体系。   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彻底封堵三国舰机的穿插空间——若继续逼近,碰撞责任将完全由挑衅方承担。   最终三国舰机在无隙可乘且面临实际碰撞风险下转向撤离。   事件背后凸显两大核心事实。其一,中俄军事互信已达新高度。   本次演习中,俄军“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与中国潜艇完成0.5毫米精度的深海对接,这项需共享潜艇核心参数的技术突破,证明两国战略互信远超传统军事同盟。   而防空反导演练中,中俄雷达数据实时融合,华盛顿智库评估此举使美军隐形战机优势缩减40%。其二,美日韩的过度反应暴露战略焦虑。   三国对中俄例行演习如此敏感,恰说明其西太军事行动自带针对性——例如同期美军在菲律宾部署“堤丰”导弹系统,射程覆盖中国沿海要地,从发射到命中仅需2分48秒。   这种“只许放火不许点灯”的逻辑,自然将中俄联合反制视为威胁。   更深层看,中俄此次联演主题“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与“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的设定绝非空泛。   美军主导的“护身军刀-2025”演习集结18国兵力,在6500公里战线展开冷战以来最大规模军演,60%科目直指台海。   当此类行动日益常态化,中俄通过联合巡航反制便具有了正当防卫属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事件后美日韩态度悄然转变:日本自卫队对中俄舰队穿越宗谷海峡未进行无线电驱离,美军舰艇雷达全程保持待机状态。   这种“沉默”恰是专业实力赢得的威慑平衡。   中俄海上合作从“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到联合巡航的演进,已形成可持续的深化机制。   从2019年首次实现潜艇互救,到2024年联合舰队现身美国西海岸,再到2025年共享声纹密码与舱压数据,每一步都是对单边威慑的有效反制。   当美日韩仍在堆砌舰机数量时,中俄用0.5毫米的救援精度证明:真正的战略协作无需华丽辞藻,深海之下的无声握手,胜过海面上的所有炮舰宣言。 参考资料:中俄联演期间,我军向外国舰机喊话 2025-08-05 19:23·红星新闻

0 阅读:1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