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要翻越的永远是——
知韫悦读书智慧
2025-08-06 15:17:28
一座座成见的大山
.
莫言的作品,相比文学性,更珍贵的是他对历史的诚实态度和直面敏感议题的勇气。他的经典中,《蛙》这部作品对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
.
小说以六十年代计划生育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姑姑”这一视角,揭露了传统观念和政策冲突下个体的挣扎。
.
主人公“姑姑”,是一位天才妇产科医生,曾经接生了一万多个孩子,是挽救无数生命的送子娘娘。然而,急剧增长的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姑姑既是妇产科主任,也变成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组长,为了完成时代的任务,她变成了冷血的杀人恶魔。
.
合上书,仍在我眼前浮现的是一个个生儿子的执念,是哀求,喊叫,撕扯,是亲情的倒塌,鲜血,和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
.
我不曾经历过那样悲痛的年代,但是我的母亲经历过。母亲说我曾经有过一个哥哥,因为不在工厂的规划内,被迫拿掉了,我是属于补偿的名额。谈及过往的时候,母亲很平静但也表达了遗憾,平静是因为这是政策,她没有反抗的能力,遗憾是因为母亲一直想要个儿子,结果生下来的老二又是女儿。
.
房主任在脱口秀里也吐槽起了重男轻女,女儿一个月挣一万多块,她哥说“我有孙子”,女儿在上海买房了,她哥说“我有孙子”。在几千年的成见中,没有生儿子的女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女人再怎么优秀,还是会受到歧视,
.
听房主任讲脱口秀时我哭得泪流满面,因为在国外生的女儿,回国后公婆认为未婚生子依当地习俗会给人骂(事实上我们是领了结婚证出了国,然后生的孩子),他们宴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收回了礼金,唯独我、老公、女儿不能出席“我们的婚礼”。(巧了,唐香玉、房主任、我婆家都在山东!)
.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或许文学的意义正在于此:它让那些沉默的疼痛有了回声,让被遗忘的细节获得重现。当我在书里读懂了成见下的荒诞,便是在与历史对话,在与人性和解。
.
也许我们身边都有房主任这样的女性,甚至身上藏着她的影子。但更该期许的是,成为像她那样的人:带着挣脱桎梏的勇气,踏过层层叠叠的成见山峦,无论何时都敢于抛弃旧我,重获新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