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派军舰去南海与菲律宾联合巡航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印度方

天天纪闻 2025-08-06 17:19:34

印度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派军舰去南海与菲律宾联合巡航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印度方面显然没有想到美国会突然加强对于自己的关税策略。   印度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根子上还是低估了美国的翻脸速度。过去几年,印度仗着自己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一边从俄罗斯低价进口石油,每天进口量从俄乌冲突前的不到10万桶飙升到2023年的215万桶,占印度石油进口的40%以上;另一边又从美国购买先进武器,试图在两大阵营间玩平衡。   可特朗普政府不吃这一套,尤其是当美国发现印度购买的俄油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加工后转卖到国际市场,赚取差价时,彻底被激怒了。美国认为,印度这种行为不仅变相支持了俄罗斯,还让美国通过制裁俄罗斯能源来削弱其经济的计划打了折扣。   更让印度始料未及的是,美国这次关税大棒挥得特别狠,完全不顾及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要知道,2024年美印商品贸易总额达到1288亿美元,印度对美顺差458亿美元,这么大的贸易蛋糕,美国却丝毫不手软。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印度是“死亡经济体”,直言其经济没有未来,这种羞辱性的言论让印度颜面尽失。印度国内反对党趁机发难,指责莫迪政府外交失败,导致卢比汇率暴跌、股市大幅下挫,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蔓延。   其实,印度在南海的行动原本是想向美国证明自己的“利用价值”。近年来,印度大力推进“东向行动”政策,试图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而菲律宾正好是美国在南海的重要盟友。印度以为通过联合巡航,既能讨好美国,又能在南海刷存在感,还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地缘政治利益。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美国对印度的战略需求远没有印度想象的那么大。在特朗普看来,印度的军事能力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更别说制衡中国了。   尤其是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印度空军在空战中失利,让美国看清了印度的真实实力。既然印度没啥大用,美国自然没必要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反而要拿印度开刀,杀鸡儆猴,警告其他购买俄油的国家。   印度的另一个误判在于,他们以为美国会念及所谓的“民主价值观”和“印太战略”伙伴关系,对其网开一面。可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根本不吃这一套。   美国不仅对印度加征关税,还在8月2日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合作开发巴境内的石油储备,甚至暗示印度未来可能要从巴基斯坦买油。   这种赤裸裸的拉拢和打压,让印度意识到自己在美巴印三角关系中已经处于下风。更让印度憋屈的是,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关税从29%降到19%,而对印度却从原本的15%提高到25%,这种区别对待彻底暴露了美国的实用主义本质。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印度目前只能进行一些无力的口头反击。印度外交部深夜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做法“既不公正也不合理”,还翻出历史旧账,提到1971年印巴战争中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往事。   印度陆军东部战区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旧报纸截图,提醒人们美国曾向巴基斯坦提供价值20亿美元的武器。可这些口水仗根本无法改变现实,印度的反制措施仅限于向WTO通报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但实际行动却迟迟不见踪影。毕竟,印度对美出口额是美国对印出口额的两倍多,真要打贸易战,印度的损失会更大。   印度的困境还在于,他们在能源和军工领域对俄罗斯的依赖太深。尽管美国多次警告,印度还是坚持购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多艘护卫舰,因为俄罗斯武器性价比高,还不附带政治条件。   在能源方面,印度炼油企业依然每天从俄罗斯进口175万桶原油,价格比国际市场低40%左右,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印度难以割舍。可美国却把这当成了把柄,不仅加征关税,还威胁要根据《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CAATSA)对印度实施更严厉的制裁,这让印度陷入了两难境地:得罪俄罗斯会失去廉价能源和武器供应,得罪美国又会面临经济重创。   印度的这次教训,本质上是一场战略误判的悲剧。他们以为在大国之间玩平衡术可以左右逢源,却忘了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美国不会因为印度在南海的一次巡航就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俄罗斯也不会因为印度的坚持购买就提供更多的战略支持。印度最终发现,自己在这场博弈中既没得到美国的实惠,又得罪了中国,还让国内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   正如印度资深媒体人英迪拉尼・巴格奇所说,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碎了印度人过去认为印美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天真幻想,让印度认清了自己在国际政治中的真实地位。   如今,印度的出路似乎只剩下两条:要么继续在美俄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承受来自双方的压力;要么彻底调整外交战略,像白俄罗斯那样坚定地选择与东方合作。但以印度目前的政治生态和战略惯性,短期内做出这种重大调整几乎不可能。  

0 阅读:1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