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打趣的话,释永信和释印乐都是三角眼,都不是善茬。但就佛学造诣这块来讲,印乐

侠女论商业 2025-08-07 10:14:30

说个打趣的话,释永信和释印乐都是三角眼 ,都不是善茬。但就佛学造诣这块来讲,印乐是科班出身,佛学院深造,一步步走出来的,对很多佛经研究得都比较深。 但论佛缘,印乐真的不如永信。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当年正规路子,精研佛学的神秀,最终在禅宗的衣钵传承上,输给了野路子的,大字不识的慧能。本质也就是在佛的眼里,渐悟不如顿悟。 很显然印乐就是渐悟的传承人,反对宗教寺庙商业化,秉承农禅传统,就是菩提树,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让惹尘埃。 而释永信很显然小学文化,他刚进少林寺的时候,几乎没有门槛。说个不好听的,大字都认不得一箩筐,除了练过些拳脚和懂得一些中草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懂得那些佛经精髓。 这些年来少林寺的发展,大家都高看他一眼,都认为释永信是商业奇才。其实也不然,少林寺的IP是改开初期港通过影视资立起来的,飙红了40多年。少林寺本身平台、背后的资本以及政治上的掮客的作用更大。 但为什么佛教协会那么多和尚,选中了释永信?佛曰不可说!这就是佛缘,佛需要三宝供奉,但靠好面子是神秀这样的和尚,是搞不来香火钱的,更别说弘扬佛法了。所以需要永信这样无敬无畏,浑身毛病,纵情人间声色的角色。 本来永信小偷小摸惹得师父差点迁单,将他逐出少林。结果好巧不巧攀上了高枝,在争议中成了少林方丈。十年前,他的徒弟拿着近乎铁证的证词证言告他,结果永信涉险过关,继续主持少林,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又风光十年。 不是永信厉害,而是佛给他安排了顿悟参禅的模式。在经历了少林寺4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商业化之路后,享尽权力和欲望,如今身陷囹圄,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顿悟,才能大彻大悟! 身入红尘炼佛心,武禅双运度迷津。 忽闻钟磬破空至,顿释名缰利锁痕。 嵩山脚下菩提现,方知我是如来身。 说回印乐,听风的蚕说,印乐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看不出年纪,永远保持着那份积极乐观的童真之色(原话忘了,意思大概意思)。白马寺是汉传佛教的祖庭,在整个东亚东南亚佛教圈的影响力,是要远远高于少林寺的。印乐同样主持白马寺20余年,把白马寺打造了佛门净地的标杆。 在近40年来,整个寺庙商业化和莆田系化的当下,印乐能保持初心,扛住各方压力,坚持20多年,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但如今少林寺没了释永信,佛需要的传钵人依旧不可能是印乐。所以印乐一来,他能做的,就是恢复农禅传统,没收僧侣手机,恢复诵经,让少林寺的僧人回归比丘比丘尼,不种不食,过午不食。逐步退出商业模式甚至要计划3年内,彻底取消和港中旅合作的表演。 这真的是佛愿意看到的吗?印乐所有努力或许只是让少林寺变成另外一个白马寺罢了。但印乐确实能做到一点,那就是会通过极端的农禅苦修模式,淘汰掉一大批眼里只剩钱的少林和尚。那些所谓的永信旧臣,就算武功再高,也不会对这个不会武功的印乐和尚动粗。最多只能选择离开。 相信最多两三年,少林寺的声誉不再受永信的负面影响,印乐会功成身退,被调离少林寺。因为少林寺传承的就是入世,就是顿悟,就是酒色财气之后的大彻大悟。 因为古往今来少林寺代表的就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唐宋最鼎盛时期,拥有14000多亩土地,寺庙建筑540亩,僧众2000多人。直到解放前,尚有佃田2000余亩。有好闺女的种好地,为什么少林有武僧?那么多地,那么多资产,可不需要些看家护院的吗? 渐悟也好,农禅也罢,原本就不属于少林寺。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carl

carl

3
2025-08-07 12:33

一个修农禅的管理修商禅的。会很难很难

侠女论商业

侠女论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