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苏联专家建议把北京的中华门拆除,得知这个消息后梁思成拼命反对,可是依旧没有改变最后结果,直到他死前,依旧放不下这个心结。
北京城的老城墙拆得让人心疼,这事得从刚解放那会儿说起,当年解放军围住北平城的时候,还专门找梁思成在地图上标出要保护的文物,生怕打仗伤着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可谁能想到,和平解放才十来年,这些宝贝疙瘩说拆就拆了。
刚建国那会儿,北京城里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两百来万人挤在城墙圈子里头,出个城得穿过城门洞、跨过护城河、再翻过环城铁路,赶上高峰时候,城门口能堵得水泄不通。
朝鲜战争一打起来,苏联军事顾问拿着计算器一按,说留着城墙挨空袭得死多三成半人,这下可好,城墙成了碍手碍脚的"封建肿瘤"。
梁思成两口子急得直跺脚,他们搞了个"梁陈方案",想在城西边另起炉灶建新城,这主意搁现在看真是高明,可那时候国家穷得叮当响,全国财政收入连现在北京市GDP的零头都够不上。
拆城墙的砖头能盖长安街、修工人体育馆,可比留着老墙头实在多了,听说拆下来的城砖有1.2亿块,光算这个数就够吓人的。
1957年反右风刮得紧,拆城墙的动静越闹越大,梁思成去找副市长吴晗理论,让人家怼了句"老保守"。
郭沫若那帮文化人更狠,说城墙是"封建统治者的护城河",非得拆了才能让老百姓"挺直腰杆走路"。
最要命的是苏联专家掺和进来,说中华门挡着人民大会堂的景,1959年国庆十周年要献礼,这大门楼子说拆就拆了。
拆城门那天,梁思成蹲在工地边上抹眼泪,他媳妇林徽因病得下不来床,咬着牙说:"你们现在拆真古董,往后盖的都是假把式!"
这话后来还真应验了,2004年重修永定门花了13个亿,可新盖的城门再气派,也找不回原来的味道了。
要说最可惜的还是中华门,这大门楼自打明朝永乐年间就立在那儿,当过国门、迎过状元、接过皇后。
老北京人都记得,城门楼上挂的大铜钟每到时辰就响,全城老百姓都听着钟声过日子,1959年苏联专家拿尺子一量,说这老古董挡着人民大会堂的视线,推土机轰隆隆开过来,六百年的老城门三个月就拆没了。
城墙拆得最凶的时候,全北京城的老少爷们都上阵了,有抡大锤砸墙的,有赶着驴车运砖的,还有拿城墙土垫猪圈的。
内城外城的墙砖拆得七七八八,就剩下正阳门那几处门楼子,还是总理亲自打招呼才保下来的,到了修地铁那会儿,城墙地基正好当地铁隧道,老墙根就这么变成了地下铁。
现如今二环路底下埋着老城墙的魂儿,路上跑的车流就是当年护城河的水,梁思成当年说的"城墙公园"成了泡影,倒是他预言"五十年后历史会证明我是对的"成了真。
2002年明城墙遗址公园修起来,可新栽的树、新铺的路,怎么看都比不上原来的老墙砖有故事。
要说这事也不能全怪当时的人,那会儿全国人均寿命还不到四十,老百姓肚子都填不饱,谁有闲心管老城墙?
梁思成自己也说过,他们那代人是用19世纪的知识对付20世纪的难题,现在北京城里高楼大厦立着,可老辈人走在二环路上,总觉得脚底下空落落的,像是丢了什么要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