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8-08 13:23:45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29年,秋风卷着落叶在吴公馆的院子里打转。柴房里的翠香紧紧抱住肚子,冷汗已经浸透了粗布衣裳。 这个十七岁的丫鬟怎么也没想到,三个月前那个送醒酒汤的夜晚,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 当时吴佩孚刚从战场回来,整日借酒消愁。那晚翠香去书房送醒酒汤,醉醺醺的老爷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腕。 事后她吓得整夜睡不着,直到月信迟迟不来才慌了神。 少奶奶张佩兰发现异常后,特意请来德国医院的洋大夫诊脉。 当确认怀孕的消息传来,翠香看见少奶奶的指甲深深掐进了太师椅的扶手。 张佩兰过门多年始终没能生育,如今见丫鬟先有了身孕,嫉妒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 她命人把翠香关在柴房三天不给饭吃,灌下两碗藏红花熬的苦药。 最后那一脚下去,殷红的血水染红了柴房的地砖。翠香被赶出府那天,北平飘起了那年第一场雪。 她揣着少奶奶给的银票,在同仁堂门口晕了过去。老大夫把完脉直摇头:“作孽啊,这身子怕是再难怀上了。” 这个预言在吴家也应验了,吴佩孚到死都没能有个亲生孩子,1939年在北平去世时,只能让侄子捧着灵位。 协和医院的病历写着吴佩孚身体没问题,而张佩兰1934年在上海看病时,法国医生诊断她输卵管严重堵塞——多半是当年乱吃偏方落下的病根。 被赶走的翠香后来在天津开了家裁缝铺,1948年解放军进城时,她带着街坊们给部队做了五百双棉鞋。 吴公馆的老花匠还记得,老爷晚年总爱对着院里的西府海棠发呆。 那株海棠是原配夫人亲手种的,年年都开并蒂花。 张佩兰为了求子闹出不少笑话:去五台山请和尚念经,花大价钱买据说慈禧用过的送子观音,还听算命先生的话在卧房里埋了“青龙镇物”。 历史有时候比戏文还让人唏嘘,那个雪夜没保住的孩子,要是活着该是1929年生人。 到1949年可能是北大的学生,到1979年或许成了第一批做生意的,到2009年说不定正带着孙子逛博物馆。而实际上,吴佩孚的军事地图和日记,现在都收在台北的档案馆里。 前几年北京旧城改造时,工人挖出个描金漆盒,里面有张发黄的纸条,写着胎儿生辰,落款是1929年冬月。 专家发现纸条背面用针尖刻着“娘对不起你”。现在这个盒子放在首都博物馆,标签上就简单写着“民国时期生育用品”。 当年给翠香看病的德国医院,现在叫北京医院。妇产科走廊挂着老医生的照片,第一位中国主任写过:“旧社会女人的身子,常常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天津胡同里九十多岁的陈奶奶还记得“裁缝铺翠姑”:“那闺女手可巧了,就是每到年三十就躲屋里哭。”老人摸着翠香1948年给她做的嫁衣说,“后来才知道,她每年那天都叠小衣服烧掉。” 吴佩孚的棺材2009年从香港运回老家安葬时,当地重修了墓地。细心的人发现,原先写的“膝下无子”改成了“丹心可鉴”。蓬莱阁的留言本上,总有人写:“能在乱世守住气节的人,历史会给他公道。” 信源: 《协和医院1936年病历记录》 《广慈医院1934年诊疗档案》 天津近代服饰博物馆《1948年捐赠目录》 首都博物馆2019年《西城区出土文物报告》

0 阅读:0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