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连8·15战败日的书面声明都被迫取消,这股民意的汹汹,恰像有人想踩刹车,却发现早被前人掰断的绝望。总有人拿德国比日本,觉得日本若投降也会像德国那样被政治拿捏。可东南亚的政治生态跟欧洲民选那套根本不同,真投降了反倒未必怎样。说到底,不认输才是根儿——日本人打心底觉得,自己没输。 有些错,躲是躲不过去的。日本现在的困境,说到底是自己作出来的。 总想着靠别人,不敢直面自己的错,最后把社会带得越来越极端。等真要改的时候才发现,早就回不去了,这教训,不光是给日本的。 现在的日本就像辆刹不住的车,顺着惯性往前冲。这么多年攒下的民意,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 政客们被老百姓的情绪带着走,只能跟着民粹往前跑。更糟的是,这股情绪正在坑自己。 美国不想再帮它撑腰,周边国家又盯着不放,日本才发现没了靠山,也没了理智。 以前还盼着机会翻身,现在才明白路早走歪了,回头太难。 跟德国比,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简直是糊弄。德国战后把纳粹那套彻底清干净,从法律到课本都认错,连总理都在国外跪下道歉。 可日本呢?政客们总玩文字游戏,用 “结束战争” 代替 “打输了”,用 “进去” 代替 “侵略”,还拿挨原子弹的事说自己多可怜。 这么一来,日本人自己都糊涂了:既知道打仗受苦,又不想承认是自己侵略才招来的苦。 可现在不一样了,美国在亚洲的能耐大不如前,对中国也没那么横了。 日本本来指望美国冲在前头,自己跟在后面捡好处,现在发现美国根本不想替别人冒险。 靠山一松,那股被鼓起来的民族情绪就成了麻烦。 以前还能靠 “美国会帮我们” 安抚大家,现在这话没人信了,那些被煽动的自尊心,一下子变成了对现状的火气。 这时候谁要是敢说句反思的话,立马就会被骂死。 冷战结束后,日本心里一直打着小算盘:只要抱紧美国大腿,等美国压住中国,自己就能挣脱战后那些束缚。 表面上客客气气,跟各国打交道礼数周全,可私底下没闲着,改宪法、扩军队、掺和南海的事,一步步想把国家变回 “正常”。 他们在国内也一直鼓捣民族自信,改教科书、去靖国神社,慢慢让大家觉得 “日本早晚能回到亚洲中心”。这想法传久了,就成了谁也不敢反对的共识。 好多人爱拿德国和日本比,觉得日本当年要是彻底投降,也会像德国那样被管得死死的。可东南亚和欧洲情况根本不一样。 欧洲战后搞新规矩,德国被盟国盯着改宪法、换制度。 但东南亚那边,日本投降时,印尼、越南正忙着自己独立,哪有精力清算日本? 要是当时痛痛快快认了输,说不定还能借着混乱,把自己包装成 “帮大家反殖民的”,在战后占点便宜。 说白了,日本不认错,不是怕被管,是打心底觉得自己没输,总说失败是因为资源不够、策略不对,从不琢磨侵略本身错在哪。 石破茂想在 8 月 15 日发个书面声明,结果被舆论逼得取消了。 这哪是简单的政治妥协,分明是日本社会情绪的一次大爆发。 就像开车遇到急事想踩刹车,却发现刹车早被人拆了,不是不想停,是根本停不下来。 而这失控的惯性,早晚会让它为逃避的历史付出更沉的代价。
石破茂连8·15战败日的书面声明都被迫取消,这股民意的汹汹,恰像有人想踩刹车,却
烟雨朦
2025-08-09 12:18:05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