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北京时间8月10日写道:“欧洲领导人说‘国际边界不能用武力改变’——为什么他们轰炸南斯拉夫78天改变边界时没有想到这一点?”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持续78天的空袭。这场代号“盟军行动”的军事打击,造成20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 北约战机不仅轰炸军事目标,还将医院、学校、桥梁等民用设施纳入打击范围,甚至使用国际公约禁止的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导致塞尔维亚癌症发病率激增,生态环境遭受不可逆破坏。最终,科索沃在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国际边界被武力改写。 欧洲领导人如今高举“国际法”和“主权”大旗,却对自家历史罪行选择性失忆。时任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当年宣称行动是为了“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但后续调查显示,所谓“种族屠杀”数据被严重夸大,北约实际制造了更大的人道危机。 更讽刺的是,欧盟在2008年带头承认科索沃独立,尽管联合国安理会从未通过相关决议,这种“先斩后奏”的操作,彻底践踏了其标榜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双重标准的戏码,在欧洲政客的剧本里反复上演。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迅速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声称要“捍卫乌克兰主权”。但面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欧盟却态度暧昧。 2025年6月,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呼吁暂停《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以回应加沙人道危机时,德国、匈牙利等国却以“经济利益”为由反对,最终欧盟仅发表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做派,让“国际边界不可武力改变”的口号沦为笑话。 说白了,欧洲的虚伪,根植于其霸权思维。科索沃战争本质上是北约东扩战略的一环,通过肢解南联盟,北约得以在巴尔干地区建立军事存在,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正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所言,北约的目标是“摧毁、肢解我们的国家”,而欧盟则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渗透,将科索沃纳入自身势力范围。这种“军事开路、经济殖民”的套路,与19世纪的殖民主义别无二致。 更荒诞的是,欧洲政客至今未对轰炸行为道歉。2024年3月,塞尔维亚举行纪念活动时,武契奇再次谴责北约“野蛮侵略”,但欧盟始终拒绝承担责任。 反观他们对俄罗斯的态度,从冻结资产到舆论围剿,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逻辑,彻底暴露了西方所谓“价值观外交”的底色,国际法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橡皮泥,合则用,不合则弃。 历史不会忘记,1999年5月8日,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牺牲。这一暴行至今未得到公正处理,而欧洲政客却对中国在南海、新疆等问题上指手画脚。
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北京时间8月10日写道:“欧洲领导人说‘国际边界不能用武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8-11 11:27:36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