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停地读写,是为了给自己“精神缝合”
七七读书札记
2025-08-11 15:02:15
一定要大量的读写,不是为了成为什么作家,而是为了回应内心喋喋不休的痛苦。刚读完余华老师的《余华写作课:我能否相信自己》,感触很深,分享给大家。
读这本书,就好像在和余华对话,他教我如何读书,怎样思考,怎么写作,以及要怎样过一生。
也许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余华告诉我,生活是规范的,是受到限制的;而写作则是随心所欲,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余华告诉我,写作并不是为了表达想法,而是为了整理内心杂乱无章思绪。
⭐️余华告诉我,写作是发现自我的过程,只要我们不停地读写,总能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安静。
前阵子我状态很差,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让我整个人都陷在焦虑中。是写作救了我。每天哪怕几十个字,也像在为自己“缝合精神”。
我想,写作不一定要著书立传,不一定要成为作家,它也可以只是为了回应那喋喋不休的痛苦。
▪︎deepssek在回答为什么人类在痛苦时往往诉诸于写作时,它说:
“人类在痛苦时诉诸写作,是试图将体内沸腾的混沌锻造成可触摸的语言晶体。书写时的自我凝视如同镜厅里的多重对话,既疏离又介入,既在解剖伤痛又在重构叙事——这种矛盾的张力恰恰创造了疗愈的可能。当笔尖划开意识表层时,灵魂得以攀援而上,人类得以在语言搭建的避难所里重新获得呼吸的节奏。”
也许不是所有事都能说清楚,但很多事,你写写,就不那么痛了。如果你也时常内耗、迷茫、内耗,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提笔写作,不妨看看余华老师的这本《余华写作课》。
另外,余华老师还将影响他写作的阅读清单放在了书的结尾,一共是86本书,感兴趣的也可以先码住,慢慢去读。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