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这次可能回不去了!他捐给中国的618张日军侵华暴行照片,不仅因为照片上残留着暗红色血迹被称为“带血的铁证”,更因为捐赠后遭遇的航班取消、恐吓邮件,让这场跨国捐赠变成了一场“真相保卫战”。 马库斯在法国老宅的阁楼里发现了这批照片,泛黄的纸面上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惨烈画面,被毁的家园、哭喊的孩子、还有日本军队的暴行。 马库斯直到这些照片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把照片无偿捐给中国,让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 他联系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拾好照片订了飞往北京的机票,2025年2月15日,他带着这箱沉重的记忆踏上了旅程。 可事情没那么顺利,刚到中国他的返程航班就接连被取消,航空公司支支吾吾,只说是“技术问题”或者“调度调整”。 更糟的是他的邮箱开始收到匿名恐吓邮件,内容恶毒警告他别“散布谎言”,否则后果自负,这些威胁来得蹊跷,显然和照片的敏感内容脱不了干系,毕竟这些影像揭露的不仅是历史,还有一些人不想面对的真相。 马库斯没被吓倒他在抖音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关注这段历史,他的账号很快火了,网友们为他的勇气点赞,但也有人质疑照片的真实性,说有些可能是已知的档案图片,不是他祖父的独家拍摄。 马库斯没回避争议,配合纪念馆对照片进行认证,最终纪念馆确认,这618张照片绝大部分是真实的,尤其是淞沪会战的影像史料价值极高。 这趟旅程对马库斯来说不只是捐照片那么简单,他在看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时,几次忍不住哽咽,甚至身体不适。 这些照片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让他更坚定要让真相流传的决心,可恐吓邮件和航班取消的压力如影随形,甚至有人在网上传言他可能“回不去”。 即便如此马库斯还是坚持到底,在法国驻华大使馆的交接仪式上,他郑重地把照片交给了中国代表。 如今这618张照片成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永久收藏,它们不仅是1930年代上海的记录,更是人类苦难的见证,马库斯的故事在网上传开,他的抖音成了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的新窗口。 马库斯的经历告诉我们,历史从来不是随便就能翻过去的书页,它需要有人用勇气去守护,那些恐吓、那些阻碍,不过是想掩盖真相的徒劳挣扎,可正如马库斯在网上说的:“真相不会因为威胁就消失,只会更清晰。”
同样是捐赠日军侵华历史的相册为什么埃文这么顺利,而马库斯却这么坎坷呢?原因很
【20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