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炸记者帐篷致4名半岛台记者遇难,称其为哈马斯头目 这事儿看着就知道,不是简单的“军事袭击”,而是赤裸裸的信息战延伸到人命关天的层面。 先说事实。8月10日深夜,以军对加沙城Shifa医院前的记者帐篷实施空袭,炸死7人,其中4个是半岛电视台的记者:Anas al-Sharif、Mohammed Qreiqeh、Ibrahim Zaher、Mohammed Noufal。地点选在医院门口,时间选在夜间,目标是记者帐篷,这不是“误伤”两个字就能糊弄过去的。 以色列国防军的说法是,Al-Sharif其实是哈马斯的一个小组领导,平时假扮记者,还对以色列平民和部队发射火箭弹。问题是,上个月以军就放过同样的指控,Al-Sharif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否认:“我唯一的任务是报道真相,没有政治派别。在致命饥荒下,说真话成了占领者眼中的威胁。” 这话放在今天看,讽刺味拉满。 从结果看,这次袭击不只是消灭一个“嫌疑人”,而是把现场所有在场的半岛团队直接抹掉。加沙媒体办公室的统计数字很扎眼:截至目前,已有237名记者死在以军的军事行动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在任何其他战区,记者死亡超过两位数就能惊动联合国安理会,而在加沙,这个数字已经是三位数,还在涨。 这背后,其实是“信息控制”逻辑在作祟。战场不仅比拼火力,也在比拼叙事权。记者是唯一能把一手画面和信息传到全球的人,如果他们在现场的镜头被彻底熄灭,那外界能看到的就只剩下单方面的说法。杀掉拿相机的人,比摧毁一座广播塔更干净利落。 至于国际舆论会不会因此大规模反弹?很难乐观。过去两年,无论是半岛电视台的女记者阿布·阿克利(2022年遭枪杀),还是多起媒体车被轰炸的事件,最后都是一阵抗议、一纸声明,然后不了了之。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时还会加上“以色列称其为哈马斯成员”的尾巴,让真相陷在“说不清”的灰区里。 但在中东,这种事的记忆是长久的。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每一次记者的死亡,都是一颗钉子钉进集体记忆里;对阿拉伯世界的观众来说,这也是“以军会动真格封锁信息”的又一个铁证。别忘了,半岛电视台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不比CNN在美国小,甚至更大。 这就是为什么,这次Shifa医院门口的爆炸,不只是一个战场坐标上的事件,而是会被写进加沙媒体史的转折点。杀人可以消灭一个声音,但也可能点燃更多麦克风。 参考文献: 外媒:半岛电视台五名记者遭以色列空袭身亡 参考消息
以军炸记者帐篷致4名半岛台记者遇难,称其为哈马斯头目 这事儿看着就知道,不是简单
浅瞳
2025-08-11 18:29: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