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1岁的战士在老山荣立一等功,回来后却给女友写信,说要分手,女友看完

靖江的过去 2025-08-12 11:18:18

1986年,21岁的战士在老山荣立一等功,回来后却给女友写信,说要分手,女友看完信跑到部队,一看 —— 刘庄没了双腿。 1986 年 12 月,赵润莲在河北康保县的家里收到了刘庄的信。 三天前,她刚收到刘庄从云南前线寄来的立功喜报,正高兴呢。 可现在,信里 “分手” 两个字,让她眼泪止不住地流。 刘庄在信里说:“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别等我。” 三个月前,老山前线打得紧。作为工兵班长,刘庄的任务比冲锋陷阵的战士更隐蔽,也更危险。 刘庄是 38 军 “飞虎” 侦察大队的工兵班长,趴在 16 号高地的草丛里,要给捕俘小组开出一条路来。 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藏着无数致命的陷阱。 越军在这埋了不少地雷,有一碰就炸的 “69 式” 跳雷,还有专炸步兵的 “72 式” 防步兵雷。 刘庄手里拿着排雷钳,每碰一下,都可能要命。 “班长,再走 5 米就到雷场边了。” 战友小李压着嗓子说。 刘庄点点头,汗顺着防毒面具往下滴。就在距离安全区域不远时,危险悄然而至。 突然,排雷钳碰到一根细得像线的绊子,这是越军常设的诡雷。 刘庄憋着气,用匕首轻轻把上面的土拨开,底下露出三颗串在一起的 “59 式” 破片雷。 “所有人退后!” 刘庄喊了一声,赶紧掏出 “84 式” 火箭开辟器。 这是当时最有效的排雷装备,但操作起来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新装备能定向炸掉雷场,可要是操作错了,就可能一串全炸。 刘庄调好发射的角度,把两根爆破管深深插进土里。 导火索 “嘶嘶” 响着,一道火窜上天,几十颗地雷一下子炸成了碎末。 抓俘虏的行动挺顺利。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安全撤退时,刘庄却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细节。 当越军哨兵被匕首顶住脖子时,刘庄看见这瘦小但结实的士兵胸前,挂着一枚锈了的苏联勋章。 翻译说:“他参加过奠边府战役,跟法国兵打过仗。” 刘庄心里咯噔一下,这敌人,以前也是抗法的英雄。 短暂的感慨后,撤退开始了,谁也没料到,危险正等着他们。 撤退的时候,刘庄走在最后。 他的工兵靴突然陷进软乎乎的泥里,心里一紧,知道坏事了。 “趴下!” 他用全身力气把战友推开,自己却被地雷炸起来的气浪掀飞了。 战友们赶紧回头,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都揪紧了。 小李找到他时,他的右小腿只剩半截骨头,左大腿的动脉还在往外喷血。 “撑住!” 小李撕开急救包,用止血带在刘庄大腿根勒得死死的。 刘庄把半颗牙都咬碎了,一声没吭。 经过紧急转运,刘庄被送到了野战医院,但情况依旧危急。 直升机落到野战医院时,他的血压已经降到 50/30 了。 赵润莲赶到昆明军区总医院时,刘庄刚做完第六次手术。 一路奔波的她,看到病床上的刘庄,以前能扛 120 斤炸药包的刘庄,现在瘦得快陷进床单里了。 “润莲,你不该来……” 刘庄转过头,不敢看她哭肿的眼睛。 刘庄的躲闪,让赵润莲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别说话!” 赵润莲一把掀开被子,看见那空荡荡的裤管,心里像被扎了一下。 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个铁皮饭盒:“这是你娘腌的酸白菜。” 刘庄喉咙动了动,两行眼泪顺着脸流进枕头里。 从那天起,赵润莲就守在了医院,寸步不离。 当天晚上,赵润莲就裹着军大衣,在病房外的走廊长椅上蜷了一夜。 三个月后,刘庄第一次坐上轮椅,赵润莲推着他到医院的花园里。 看着逐渐好转的刘庄,赵润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她突然单腿跪下,大声说:“刘庄,我嫁给你!” 这 21 岁的河北姑娘,用最实在的法子,告诉所有人她要跟他过一辈子。 1987 年 8 月 18 日,昆明军区的礼堂里,刘庄穿着新军装坐在轮椅上,与赵润莲举行了婚礼,婚后,赵润莲生下儿子刘冀超。 耳濡目染中,刘冀超也传承了父亲的担当。1998 年抗洪的时候,刘冀超穿着父亲当年的救生衣跳进了长江;2020 年有新冠疫情,他又主动要求去支援武汉。 这当兵人家的孩子,用行动学着父辈的样,扛起责任。 如今,老山战役的烟早就散了,可刘庄和赵润莲的事,还在云南的边防线上传着。 每当新兵走过那片雷场,班长总会指着远处的界碑说:“记住,这儿埋着比地雷金贵的东西 —— 是中国兵的忠心,还有变不了的爱情。”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