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迎来了8个“不”,这全怪特朗普,你今天榨干这个国家,明天去榨干那儿国家,后天再回头继续榨。 特朗普这个人,从小就跟房地产打交道。1946年出生在纽约皇后区,家里老爸是搞房产的,他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上大学,选了经济学专业,1968年从沃顿商学院毕业。那时候他就接手家族生意,把公司改名特朗普组织,主攻高端地产开发。七八十年代,他盖了不少大楼,比如特朗普大厦,还进军赌场酒店行业。不过九十年代初,经济不景气,他的赌场欠了一堆债,只能通过重组债务勉强挺过去。 2004年,他开始主持电视节目《学徒》,这让他在大众眼里成了明星老板。2015年,他突然宣布竞选总统,靠着共和党身份一路杀到2016年大选,击败对手上台。2017年就职后,推行税改和移民政策,2020年输掉选举,但2024年又卷土重来,2025年开启第二任期。他的风格一直很强势,爱用关税当武器,试图保护美国产业,但这也惹来不少麻烦。 这些麻烦具体体现在八个国家的态度上。先说中国不妥协。特朗普从2018年起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知识产权和贸易不平衡。中国那边直接回击,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征收报复关税。谈判拖了好几年,虽然签了第一阶段协议,但中国始终没在核心问题上让步,坚持自己的发展路径。接着是印度不接受。2025年,特朗普针对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又搞出一轮关税。 印度政府直接拒绝调整能源策略,还威胁反制美国出口,导致双边贸易谈不拢。法国不愿意的部分,源于2019年的数字税纠纷。法国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特朗普就威胁对法国葡萄酒和奶酪加关税。法国没退缩,维持了税收政策,还拉欧盟一起应对。德国不愿听,主要因为北溪管道。特朗普批评德国太依赖俄罗斯天然气,2018年在北约峰会公开指责,但德国继续推进项目,甚至无视美国制裁。 日本不满意的点,在于贸易协议的细节。2025年签署的协议降低了部分关税,但日本汽车业觉得美国市场准入不公,影响了他们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多次表达不满,推动调整条款。俄罗斯不低头,尽管美国层层加码制裁,俄罗斯在能源出口和地缘问题上寸步不让。特朗普的二级制裁也没奏效,俄罗斯继续走自己的路。菲律宾不高兴,从2017年就开始了。 菲律宾领导人批评美国干涉内政,转而加强与中国合作,美菲军事协议差点泡汤。马来西亚不支持,是因为特朗普2025年对他们的关税压力,针对与中国经济联系。马来西亚没改变立场,推动东盟集体回应。这些“不”字,全是因为特朗普的榨干式政策,今天针对一个国家贸易赤字,明天又去施压另一个,回头还想加码,结果全球供应链乱了套,美国企业也跟着遭罪。 这些政策带来的后续影响,不小。贸易战扩散后,美国经济成本直线上升,企业供应链中断,农业出口下滑。国会内部辩论激烈,民主党不断质疑关税的有效性。盟友们开始转向区域合作,欧盟加强内部贸易,东盟也推动独立经济策略。 全球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就降到3.3%,2025年上半年美国增长率只有1.2%。特朗普坚持本土优先,但国际联盟裂痕越来越大,北约成员对美国可靠性产生疑问。中国和印度增加双边贸易,俄罗斯能源出口绕过制裁。
特朗普又对中方狮子大开口提新要求。当地时间8月10日深夜,特朗普在其社
【50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