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支书胆子太大了!”河南驻马店,98后村支书带领村民五天五夜挖出2000米沟渠抗旱,成功引水浇灌了3000亩地!网友:事实证明,基层干部真正为民着想,只要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的一个村子,今年夏天遇到了多年少见的大旱。 连续几十天没下过一场透雨,太阳热辣辣地晒着,地上的热气直往脸上扑。 地里的玉米、大豆等庄稼,被晒得叶子都卷了起来,发黄发蔫。 眼看辛苦种下的庄稼就要旱死在地里,村民们蹲在地头唉声叹气,心里愁得不行,连吃饭都没了胃口。 带领这个村的支书,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1998年生人。看着村民们的焦虑和地里奄奄一息的庄稼,小伙子心里比谁都着急。 他知道对这些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来说,收成就是命根子。 有人提议花钱租水车拉水浇地,是个办法。可是一算账,浇一亩地光水钱就要好几十块。整个村子有三千多亩地呢,全部浇下来得花十几万块钱。 这对一年到头收入不多的村民来说,实在是个拿不出来的大数目。买水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了。 年轻的村支书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天晚上,他走到河边,看着河里虽然水量减少,但还有水流淌。 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能不能从河边挖一条沟渠,把河水引到庄稼地里去?虽然工程不小,但这或许是唯一靠自己力量能解决的法子。 这个想法让他有了点希望。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支书就行动起来。 他挨家挨户去敲村民的门,把自己的主意跟大家讲清楚:不能光等着老天下雨救命,要自救。 他实地查看过,从河边到最远的地块,差不多有2000多米远。大家伙儿一起出把力,自己动手挖渠,把河里的水引过来,庄稼就有救了! 一开始村民们心里有点打鼓。毕竟2000多米不是个小数目,天又这么热,在太阳底下挖土干活,累不说,真能挖成吗? 但看着村支书晒得黝黑的脸庞和眼神里那股子不放弃的劲头,村民们被深深打动了。 村支书年纪轻轻,都愿意为村子这么拼命,大伙儿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村民们心里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干!必须干! 一支由村民组成的抗旱队伍很快组织起来。村支书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带头跳进了河边半人高的杂草丛里,挥起铁锹就开始挖土。 村民们也纷纷扛起自家的锄头、铁锹,有的推着小推车,全都投入了挖渠的队伍。 白天太阳太毒,他们就天不亮趁凉快开工,到了中午最热的时候休息避暑,等太阳偏西,热气稍退一些,就接着干,一直干到天黑。 夜里村支书还要带着几个人打着手电筒,查看路线走向,计算沟渠的坡度,规划第二天的工作。他几乎没时间合眼休息。 就这样村里的男女老少齐心协力,连续干了五个白天,搭上五个夜晚。 当挖通了最后一段土,清凉的河水顺着刚刚挖好的新渠沟,“哗啦啦”地流向干渴已久的田地时,现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看着水流进庄稼地里,滋润着快要枯萎的禾苗,不少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五天五夜连轴转的辛苦没有白费,3000多亩眼看要旱死的庄稼终于得救了! 这件事被传到网上后,引来了很多人关注和称赞。不少人在视频下方留言,说看到了年轻干部真正该有的样子。 大家评论认为,这位年轻的村支书能够赢得大家由衷的认可,关键不在于年龄小,而在于他确实做到了几件实实在在的事。 遇到大旱这个关乎全村人吃饭的大事,他作为领头人没有推脱,没有把责任往外推。 他没有因为自己年轻就畏手畏脚,也没有空等着上级下指示拨钱拨物。 他主动开动脑筋想办法,主动挑起了带领大家抗旱自救的重担。他知道租水浇地要花十几万,对村民来说负担太重,现实情况不允许。 于是他没有死板地认准一条路,而是灵活地想出了挖渠引水这个办法。这种从实际出发、懂得变通的思路,往往比死守教条更能真正解决问题。 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只动嘴指挥,而是真正扑下身子带头干。 他第一个跳下去挖土,白天黑夜连轴转,和村民们一起在泥地里摸爬滚打。 他和大家同吃同干,一起流汗吃苦,这种与大伙儿打成一片、真正“接地气”的作风,比任何漂亮的口号都更能鼓舞人心。 他的行动本身,就是对“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最朴实有力的注解。 反过来说,如果干部看到群众的困难无动于衷,不行动不作为,那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这位年轻的村支书或许经验还不是特别丰富,做事也有青涩之处,但他那份带着泥土气、干实事的劲头,那份把老百姓吃饭问题真正放在心上的初心,正是最能打动人、最宝贵的品质。 村里那些在阳光下流汗挖渠的身影,渠水奔涌进农田的那一刻,都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有更多这样真心实意为乡亲办事的年轻人,我们的农村会更有活力,更有奔头。
“这个村支书胆子太大了!”河南驻马店,98后村支书带领村民五天五夜挖出2000米
史面的楚歌
2025-08-13 07:20:3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