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仲谋放下豪言,美日荷韩四国以及台湾控制了半导体所有的关键环节,若一起出手扼杀中国,中国将毫无招架之力。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这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放眼半导体产业全景,从最上游的EDA软件与核心IP,到中游的设备与材料,再到芯片设计、制造与封测。 美日欧及台湾地区确实占据着令人咋舌的份额,普遍在70%至90%之间。而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纯国产化率,保守估计也难以突破20%大关。 倘若这个联盟真能铁板一块,切断所有技术、设备和材料的供应,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将是灾难性的窒息风险。 然而,现实世界的博弈远非纸上谈兵般简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消化着全球三分之一的芯片,进口量更是占据全球四分之三。 无论是美国的芯片巨头、台湾的晶圆代工企业,还是荷兰的光刻机霸主ASML或日本的材料供应商,其财报上的亮眼数字都深深依赖着中国市场的持续输血。 如果他们真的扼杀中国,那无异于亲手掐断自己的财源命脉。因此张忠谋的狠话,很大程度上更像一个难以兑现的威胁,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操作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在台积电昔日积极响应对华为的断供令时,他或许未曾料到,这把卡脖子的利刃终有一日也会回旋伤及自身。 自从台积电终止与华为合作后,其净利润非但未受冲击,反而从百亿美元级跃升至三百亿,一时风光无两。 可商业的棋局变幻莫测,当美国以诱人条件促使台积电赴亚利桑那州建厂后,张忠谋才发现,在美制造成本比台湾高出50%,人才短缺、工会掣肘、建设延期、预算如滚雪球般从650亿膨胀至1650亿美元。 也就是说,曾经的金光大道,已然变成吞噬利润的无底洞。更令人窒息的是,连敏感的客户数据也被迫与美国共享,核心技术根基正被悄然掏空。 最终张忠谋无奈承认,台积电赴美建厂实乃“受到美国政府的敦促”。 而中国在断供的寒冬中,反而被逼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国家大基金两期投入超340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与民间资本,整个产业获得超过5000亿的澎湃动力。 成果随之喷涌,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良品率从惨淡的30%一路跃升至95%,28纳米产能突破每月15万片,7纳米芯片成功量产并应用于华为Mate60系列的麒麟9000S芯片。 更令对手心惊的是,其成熟制程芯片价格比台积电低20%-30%,正逐步蚕食全球市场,须知成熟制程满足着全球75%的需求,从汽车到工业控制无处不在。 中国正以外围突破的策略,在曾被轻视的成熟领域筑起护城河。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的宣言掷地有声:14纳米及以上制程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历史曾见证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却意外扶植起韩国三星与台湾台积电。如今,当美国对中国故技重施,结局更为戏剧性,直接催动了一个超级大国的科技引擎。 华为5G在封锁中涅槃,北斗系统在GPS限制下精度反超,这些绝非孤例。量子芯片“祖冲之三号”在特定任务上碾压谷歌悬铃木,其技术路线巧妙绕过了光刻机这一传统瓶颈。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10%飙升至30%,AI领域中国公司利用成熟制程芯片支撑起80%的应用场景,甚至在受限的英伟达H800芯片基础上训练出比肩美国顶尖水平的大模型。 张忠谋的认知,也在现实面前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反转。2023年8月,他首次松口承认:大陆自然会找到反击措施。 到了2025年3月,目睹台积电在美深陷泥潭后,他在公开场合哀叹:全球化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他精于每一道纳米级的工艺,却未能参透一个更宏大的逻辑,最高明的反击并非当下硬碰硬的角力,而是让对手精心构筑的封锁线彻底失效。 张忠谋最终在《纽约时报》上坦言:我并不担心美国的政策会切断中企获得尖端半导体技术的渠道,因为美国公司将失去业务,而大陆会找到反击的方法。 参考资料: 张忠谋:我们控制了所有的瓶颈,如果想扼杀他们,中国无能为力——深圳市电子商会 2023-08-07 台积电老板张忠谋口出狂言:中国绝不可能成为全球半导体霸主,我们控制了所有的渠道,如果我们想要扼住他的喉咙,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中国网资讯2023-11-03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喊话:如果大陆动武,台湾将变成“经济死岛”,台积电也别想被
【2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