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马鸿逵去找陈诚说:“我在香港的姨太太病重,要去照顾一下。” 陈诚知道这是马鸿逵要溜,但并未点破,签发了让其离开台湾的通行证。 1949年8月,解放军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向西北进军。 眼看局势已然无法挽回,马鸿逵将大量的黄金、银元等财物分批转移。9月1日,马鸿逵以参加紧急会议为借口,匆忙乘坐飞机飞离银川,前往重庆。 抵达重庆后,马鸿逵见到了蒋介石,哭哭啼啼地诉说“没能守住宁夏,有负栽培”云云。 老蒋和时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阎锡山则安慰马鸿逵 “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马鸿逵见老蒋火气不算大,便趁机提出想要去台湾养病的请求,老蒋也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10月13日,马鸿逵花重金包下一架飞机,带着全家老小,先飞往广州,再从广州逃往台湾。 到台湾后,马鸿逵就发现这里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安全避风港。台湾方面把他当作了承担责任的替罪羊,一众”监察委员“准备弹劾他,指责他丢失了西北。 曾经的同僚们也纷纷趁机落井下石,尤其是马步芳父子,更是抢先告状,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马鸿逵的头上。 有一次,和马鸿逵仇怨很深的原国民党甘肃省主席郭寄峤在众人面前,指着马鸿逵的鼻子大声责骂:“你把宁夏给弄丢了,现在还有脸面见人吗?” 当时的场景,郭寄峤态度严厉,又是拍桌子又是破口大骂,马鸿逵哑口无言,只能故作镇定,找了个空隙狼狈地离开了。 到了晚上,一队宪兵突然来到马鸿逵一家居住的招待所,二话不说就把他们的行李全部扔到门外,命令他们立刻搬走。 鸿逵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毫无办法,只能低声下气地请求宪兵宽限一天时间,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没办法,马鸿逵只好连夜雇了运货车,在台北街头带着家当四处寻找旅馆。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自己在台湾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向来行事高调的马鸿逵,从未有过如此失意的时刻。但他毕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知道不能坐以待毙。马鸿逵心里明白,自己长期盘踞在西北,树敌过多,台湾难以立足,必须赶紧想办法离开。 1950年的一天,马鸿逵去找陈诚,装出一副十分焦急的模样,说:“陈院长,我在香港的姨太太病重,刚刚发来电报说情况危急,我想去探望一下,希望您能批准。” 陈诚也不傻,知道这是马鸿逵要溜,但一来,他和马鸿逵并无多少恩怨;二来,陈诚认为将马鸿逵强留在台湾,也无大大意义。 于是,陈诚也是“装傻充愣”,很痛快的给马鸿逵签发了离台的“特别通行证。” 到了香港之后,马鸿逵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香港也非久留之地,因为这里活动的国民党特务不少。 马鸿逵又向台湾方面申请,称姨太太的病情实在太严重,要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台湾这边此时也觉得马鸿逵这个没用的棋子留着也没什么价值,再加上马鸿逵之前已经偷偷把大量财产转移到了美国,便索性放任他离开了。 就这样,马鸿逵带着几个姨太太和一大家人,成功的去了美国。 到了美国后,马鸿逵买下一大片土地,开办了一个牧场,专门用来养马。这倒也和他的身份相符,毕竟他是从马背上发家的西北军阀,到了异国他乡,依然离不开马。 一开始,马鸿逵的生活过得还算舒适,他花钱更是大手大脚,雇佣了很多工人打理牧场,自己则住在宽敞的庄园里,享受着奢靡的生活。 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麻烦事就接连不断地出现。首先是马鸿逵的五姨太,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后,最先无法忍受这种异国他乡的生活,而且她也看出马鸿逵已经失势,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于是就向马鸿逵提出分手。 马鸿逵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知道留不住她,便爽快地拿出 5 万美元作为 “分手费”。这位姨太拿了钱之后就离开了,后来还嫁给了一位美国大学教授,马鸿逵也因此成了美国华人圈的笑料。 1954年,台湾要召开大会,马鸿逵想着自己还是代表,便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去。可就在即将出发的时候,却听说又有“监察委员”联名要弹劾他,还说他已经被撤职查办,没有资格参加会议。 这下,马鸿逵彻底打消了回台湾的念头。 后来,马鸿逵又和孙子马家烨打起了官司。原来,马家烨的女儿马爱玲由马鸿逵一手带大,马鸿逵非常喜欢这个曾孙女,比其他儿女都要亲。 有一次,马家烨想要带走马爱玲,遭到了马鸿逵的拒绝。马家烨不乐意了,觉得爷爷侵犯了他的抚养权,直接把法院传票寄给了马鸿逵。 马鸿逵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怒火攻心,却又无可奈何。 1970年1月14日,马鸿逵病死在了洛杉矶的住宅中。马鸿逵死后,按照他弥留时留下的遗嘱,姨太太带着他的遗体飞回台北,安葬在了当地的公墓。
1950年,马鸿逵去找陈诚说:“我在香港的姨太太病重,要去照顾一下。” 陈诚知道
国际大碗说
2025-08-15 19:39:51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