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有三位母亲,可以说他从三位母亲那里学到了三类不同的学识。三位母亲分别是,生

历史奇话站 2025-08-16 00:04:41

周恩来有三位母亲,可以说他从三位母亲那里学到了三类不同的学识。三位母亲分别是,生母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 万冬儿是周恩来的生母,她出生于淮安西北面的另一个县治淮阴的大户人家,她从小非常受宠,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善理家财。 万冬儿和周贻能结婚后不久,就生了大儿子周恩来。她的父亲万青选会算命,在得知孩子的生辰八字后,他说“这孩子有出息!叫冬儿好好抚养他!” 万冬儿和丈夫给周恩来取的幼名是“大鸾”。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 就在万冬儿还没有享受多久当母亲的喜悦中,儿子就不属于自己了。 1899年,周恩来最小的叔父周贻淦一病不起,但是他和妻子陈氏结婚才一年还没有孩子,为此周贻淦非常遗憾,再加上他的病是要命的病。他死了之后,妻子陈氏因为没有子嗣肯定会被人看不起。 万冬儿和丈夫知道弟弟的心思后, 他们决定把一岁的周恩来抱给弟弟“冲喜”,但是两个月后,周贻淦还是去世了。 从此,陈氏成了周恩来的养母。 生母万冬儿虽然把儿子过继给了陈氏,但母子之情实在是人世间最原始也是最圣洁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分不开割不断的。 加上他们本来就住在一所大宅院里,生母依然和他保持着极密切的关系。 当时一大家人全靠万冬儿撑着,万冬儿从小就跟着外祖父出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场面,家务事对她来说是游刃有余,所以逢年过节,人情礼尚往来,家人之间的矛盾,这些事情万冬儿都要办得井井有条。 周恩来经常跟着生母处理这样的事情,他非常佩服生母的办事能力,耳濡目染下,他也学到了不少。 后来周家家道中落,生母万冬儿操心的事情更多了,还要为钱发愁。家里有大事时,为了给人家上一份礼,万冬儿总会带着儿子周恩来去借钱或典当。 他不喜欢生母讲排场,要面子,有时不禁问:“为什么穷成这样,还死要面子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生母这样做也是情非自愿,实出无奈。 1904年,周恩来的父亲和十八舅万立甦合伙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头彩,合得一万元,各分五千元。 但是亲戚朋友知道了,为了讨喜就向他们家借钱, 万冬儿为了之后的生活,她带着全家人以及周恩来的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一同到娘家去住。 万冬儿管理家务精明能干,待人接物礼节周全,处理矛盾谙熟练达,这是对周恩来性格成长很好的熏陶。 养母陈氏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 陈氏出生于书香之家,她性格温和,诗词书画都会,她因为年轻守寡,从不外出,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 陈氏对周恩来要求严格,从四岁起,每天黎明时刻就叫他起床,教他读书。五岁以后,陈氏又交他儿歌和简单的唐诗宋词。那时虽说他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诗词的含义,但已经能够背诵了。 陈氏还会给周恩来讲一些英雄的故事, 他听得最多的是南宋时代巾帼英雄,梁红玉在淮安建筑新城击鼓抗金兵的故事。这些英勇悲壮、激动人心的故事,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可以说陈氏陪伴了周恩来的整个童年,陈氏去世前,母子俩几乎一天也没有分开过。这段时间,正是周恩来人生的初始阶段,陈氏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幼年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影响是异常深刻的。他对养母的亲情甚至超过生母,他叫陈氏为“娘”,而称生母为“干妈”。 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到了农事。 乳母蒋妈妈是养母陈氏为他请来的,蒋妈妈的丈夫是个裁缝,有时还当轿夫,生有两个小孩,家境贫寒。 比起养母来,乳母蒋江氏即蒋妈妈是个“粗人”,但是周恩来却喜欢跟她在一起。 蒋妈妈虽然出身贫苦家庭,只是周恩来的乳母,可是她对幼小的周恩来的影响是直接的、客观而不容忽视的。 周恩来经常和蒋妈妈在一起,他就会不停地问这问那,蒋妈妈总是耐心地回答,从不责怪他。 她会告诉周恩来,让他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比如:从播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子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 一次,周恩来跟着蒋妈妈到她的老家去玩。在一个姓龚的人家读书时,那天正好碰到下雨,蒋妈妈打着伞去接他,要背他走。他却扶着她说:“妈妈,我搀着你走,路滑!” 后来,周恩来去天津读书,蒋妈妈不顾行路艰难跑去看望他。周恩来高兴极了,陪她四处走走看看;在她要回家时,还送她一个搪瓷碗,请她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几十年后,已经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还曾多次向赴北京的家乡人打听蒋妈妈及其后代的情况,后得知蒋妈妈于1942年去世。 蒋妈妈在用乳汁哺育恩来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用自己的言行向他灌输了劳动人民的诚实朴素和勤劳善良,也教会了恩来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农家知识。 三位母亲,给了童年的周恩来三种不同的养分。和三位母亲共同生活的经历,成了周恩来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历史奇话站

历史奇话站

奇话连篇,趣谈历史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