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朝鲜对中国出口总额大约20亿美元,这些商品包括无烟煤、松茸、假发、假睫毛,海产品、服装、手工艺品也占一部分。这些东西在普通人生活里不常见,用途特定。无烟煤主要来自平安南道和咸镜北道矿区,开采后运到边境。中国进口这些煤,因为低硫低灰分,适合工业用,尤其环保政策严的时候。2023年,煤炭出口额超8亿美元,占贸易近40%。联合国制裁限煤炭出口,但中朝经贸在框架内继续。煤炭质量有时不稳,中国买家需额外检测,成本增加。运输靠新义州到丹东铁路桥,这桥老化,通行有限。2024年初,两国谈升级,但实施需时间。 松茸是野生品种,国际市场有名,风味独特,价格高。中国买朝鲜松茸占出口70%以上,2023年额破3亿美元。采集后通过口岸进入,销往高端市场。假发和假睫毛是轻工业产品,朝鲜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假发用真人发原料,劳动力成本低,性价比高,中国中低端市场欢迎。2023年,假发出口近2亿美元,排第三。工厂在平壤和南浦,多用来料加工,中国给原料设计,朝鲜生产。这种模式发挥成本优势,产品合需求。假睫毛工艺成熟,价格是中国同类的60%,在电商和批发市场卖好,尤其义乌广州有稳定渠道。2023年,发制品总出口1.67亿美元,占总额60%。 海产品如明太鱼、鱿鱼,从东海岸产出,加工在罗先市,通过圈河口岸进中国。但保鲜运输限规模。服装是低端纺织,边贸进入,不标产地,销三四线城市。手工艺品如刺绣陶瓷,产量小,贸易额不高,但在中国收藏市场有需求。整体贸易受政治影响,2017年制裁后下滑,近年半岛缓和,逐步恢复。中国占朝鲜外贸90%以上。2024年,双边贸易21.8亿美元,中国从朝鲜进口3.47亿美元。出口结构中,发制品占比大,煤炭因制裁减量,但仍重要。 贸易逻辑是朝鲜找生存空间,轻工业小而精,资源品补外汇。基础设施老化,铁路运力不足,影响效率。两国谈新建鸭绿江公路桥,扩口岸,提升物流。数字合作如跨境支付,能解结算问题。对中国,这贸易是经济行为,也关地区稳定。2025年上半年,对朝出口增长33%,贸易可能继续调整。若开放,商品种类增;制裁持续,结构维持。20亿美元对朝鲜关键,影响外汇储备和民生供应。这些数据反映两国经济联系,朝鲜在全球化里的策略独特。观察东北亚格局,这贸易故事有深挖价值。
虽然中美关税再次“休战”90天,可中美在7月份的贸易的数据显示,出口由上月457
【8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