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范增37岁妻子徐萌监守自盗,与范增继子联手做局,把价值20多亿的字画和古

冰枫看历史 2025-08-17 11:34:21

[太阳]范增37岁妻子徐萌监守自盗,与范增继子联手做局,把价值20多亿的字画和古董,倒卖获利!   信源:观察者网8月16日讯——范曾女儿:父亲被其妻带走后失联,住所已贴封条,书画古董被运走   一则“85岁名画家被37岁娇妻联手情夫盗卖20亿作品”的新闻,从港媒爆出,迅速点燃了舆论。这本该是个令人同情的晚年悲剧,公众的反应却怪得出奇:没有多少怜悯,反倒是一片近乎狂欢的幸灾乐祸。网络上“咎由自取”的评价,好像在说,大家等这一天很久了。   这事不禁让人纳闷,一位艺术上成就斐然的大师,怎么会在人生黄昏栽了这么大个跟头,还落得个无人同情的下场?   要读懂范曾,有一把钥匙绕不开,它藏在文学家沈从文晚年一封没写完的信里。信中,沈从文对这位曾经的学生,留下了几句刻骨的评价:“太只知有己,骄傲到了惊人地步”,“目空一切,自我膨胀到不易设想”。   这番怨气并非无中生有。当年,范曾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年轻人,为了进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主动拜到沈从文门下。沈从文也确实看重他的才华,不仅鼎力推荐,还亲自指导他做学问,算是他事业上的领路人。   谁知范曾却转头就将一盆盆脏水泼向恩师,成了沈从文后半生“最感愤然”的一根刺。这种精致的利己和为达目的不惜翻脸的行事风格,在他青年时就已定型,也贯穿了他之后的人生。   这种“只知有自己”的逻辑,在感情世界里同样适用。他和前妻楠莉的结合,就是一场掀起过巨大风波的故事。楠莉原本是范曾好友须遵德的妻子,而且两人育有三子。   可范曾却在对方婚姻存续期间展开追求,最终硬生生“挖了朋友墙角”,让楠莉带着孩子改嫁给他。这件事在当时的文化圈人尽皆知,也成了他德行上最受人诟病的一笔。   但轻易到手的又谈何珍惜呢?楠莉病逝不到两年半,他火速迎娶比自己小50多岁的徐萌,旁观者说得直白,“一个贪财,一个贪色”。范曾贪的是青春的陪伴和感官的慰藉,而徐萌图的是什么,恐怕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   私生活争议不断,范曾在艺术的神坛上却一度光芒四射。他被众多名家热捧,季羡林说认识他,是从画家到国学家再到思想家的“三步曲”;叶嘉莹赞他是“诗、书、画三绝”。他的作品在市场上价格屡创新高,甚至被冠以“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的头衔。   而来自专业领域的批评也同样尖锐。美术评论家郭庆祥直言他的画是“连环画的放大”,批评其创作“流水线化”,题材和技法几十年不变。谢春彦也说他的作品“仗势霸气,华而不实,稀缺内养”。   现在,再回到开头那场骗局。当所有线索串联起来,这场晚年的“人财两空”就不再是意外,而是一场逻辑自洽的必然。   一个“骄傲到了惊人地步”的人,自然听不进旁人劝,他对自己的掌控力有超乎寻常的自信,结果便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更是一场道德上的因果报应。一个曾背叛恩师、夺走友妻的人,最终被自己的枕边人联手外人背叛。   说到底,这场婚姻从开始就是一场高风险的交易。当交易的另一方徐萌发现,“熬”到范曾离去,她再来继承遗产的路可能太漫长时,监守自盗、提前变现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尘埃落定,范曾的晚年劫难,不过是他一生性格、选择与争议的一次集中爆发。他亲手为自己谱写的人生剧本,迎来了它最合乎逻辑的结局。   回看范曾这一生,有常人难及的才华与财富,也伴随着从未平息的争议。他最终迎来的这个结局,究竟是一场令人唏嘘的晚景凄凉,还是一出警醒世人的因果闹剧?

0 阅读:52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