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这台能刻0.6纳米的国产“神器”,刻一片晶圆要多久?说出来吓你一跳

唐唐视野商业说 2025-08-18 10:46:09

你绝对想不到,这台能刻0.6纳米的国产“神器”,刻一片晶圆要多久?说出来吓你一跳! 听说了吧?“羲之”光刻机,0.6纳米精度!厉害吧?这精度,杠杠的,绝对算咱技术上的大突破!可你知道吗?就在大家伙儿都为这精度欢呼的时候,有个事儿,可能谁都没跟你细算——它刻完一片12英寸的晶圆,得花上整整3375个小时!掰手指头一算,140多天,小半年啊!我的老天爷,这时间长得够你种一茬庄稼了! 你再瞅瞅人家ASML的EUV光刻机,干同样的活儿,唰唰唰,15秒搞定! 一个3375小时,一个15秒,这差了多少倍?整整13.8万倍!啥概念?这就好比,你吭哧吭哧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三国演义》,人家那边印刷机哗啦啦一转,几百本书就出来了。压根儿不是一个路子上的活儿,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咱得说句公道话,“羲之”能做到0.6纳米,是真本事!特别是在实验室里头,那作用可大了去了。比方说,研究员们想做个芯片原型试试水,或者掩膜厂要打个新设计的小样儿,“羲之”的电子束就特别灵活,图纸改了不用重新做模具,直接就能调、直接就能刻!高校里捣鼓那些高精尖的量子芯片,或者一些小众的特种芯片,还真就离不了这种能“随调随刻”的设备。这一步从“造不出”到“能造”,迈得不容易,该给它点个大拇指! 但是!重点来了! 咱得分清“实验室能造”和“工厂能大用”这两码事儿。你想想,你现在用的手机、电脑,里头那些5纳米、3纳米的芯片,那可都是要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片地往外造的!工厂的生产线,那是讲分秒必争的。要是让“羲之”去干这量产的大活儿?等它慢悠悠刻完一片晶圆,黄花菜都凉了,市场上的手机都该出下一代了!它呀,就像实验室里那精密的“玩具”,看着是真精巧,真上了大规模的量产线?连“及格线”的边儿都摸不着——不是它技术不行,是它压根儿就没干这快活儿的“体格”! 可气的是,有些自媒体就爱避重就轻,光盯着“0.6纳米”、“逼近ASML”这些亮闪闪的词儿使劲儿吹,说什么“弯道超车”。把实验室里做研究、打样儿的成果,硬生生套到大规模生产上,这不是忽悠人嘛!咱得清醒点:眼下真正的短板,压根儿不是“刻不细”,而是“刻不快、刻不多”!工厂要的是啥?是“高速”!是“高产”!没有这两样金刚钻,你再精细的精度,也撑不起咱们每天用的手机、汽车芯片那海量的需求啊! 所以啊,接下来的路,其实挺明白的:要么,给“羲之”这种电子束光刻机装上“超级加速器”,把那个蜗牛爬的速度给提上来;要么,就得另起炉灶,去找下一代更牛、更高效的光源技术。不然的话,就算你这“笔尖”细得能绣花,写不出又快又多的“字”,也终究成不了能“出书”的大作家,对吧? 技术是技术,产业是产业。拿实验室里量杯的刻度,去丈量工厂车间的大地,准得跑偏!你觉得,咱现在最该卯足劲儿补上“速度”这块短板,还是该继续深挖新光源这条可能更远的路?评论区等你高见! 信源参考 1. 科技日报 | 2025年8月16日 | 《电子束光刻机“羲之”:精度突破背后的产业考题》 2. 中国电子报 | 2025年8月18日 | 《从“能造”到“能用”:国产光刻机需跨越效率鸿沟》

0 阅读:3376

评论列表

果子狸

果子狸

37
2025-08-18 19:11

知道的别说别争辩,敌特出来骗情报了。这种人凭什么知道中国最新研发的设备的具体状况啊。我还说台积电用的光刻机把台湾这个全国降雨最多的省都弄干旱了呢,台湾水库这些年年不够水用可是台湾自己的新闻

向钱看往厚赚 回复 08-19 19:35
简单的加减乘除你都不会做那我也没话说,你杠你赢了。

果子狸 回复 向钱看往厚赚 08-20 12:04
看了你全部说的,你应该是按一个芯片1小时的时间算的吧。你是不是韦小宝啊,从小看见家长接待一个1小时,1天可以接待24个,长大了以为做什么都是一个1小时?

树大招财

树大招财

34
2025-08-18 15:21

验证机。相当于手工雕刻,更精细,但很慢,没法大批量生产。但是,这为设计研发提供了绝佳的验证机会。也算是一中重器。

复方甘草片 回复 08-19 10:19
上海“一中”的?牛批!

铁马冰河入梦来

铁马冰河入梦来

31
2025-08-18 21:03

这种光刻机一般是用来雕刻模板的,就是DUV,EUV用的电路模板,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文明到野蛮

从文明到野蛮

26
2025-08-18 18:00

0.6纳米,我确定是小编用嘴啃的

用户17xxx63

用户17xxx63

15
2025-08-18 19:08

0.6纳米?不可能吧。世界最顶尖的水平也才2纳米,我们能干0.6纳米?!

kingw 回复 08-20 11:08
那跟你详细解释一下。生产芯片就好比用底片不断洗照片。电子束光刻机是用来制作初始底片的,然后把这个制备好的底片也就是光掩膜放到duv或者euv中大规模光刻电路量产芯片。 最后,别人没有火气,别人也一直在好好说话,是你自己主观觉得别人说话有火气[抠鼻][抠鼻][抠鼻]

用户17xxx63 回复 kingw 08-20 11:54
谢谢

826N2

826N2

14
2025-08-18 15:52

吹牛叉,骗流量

呵呵

呵呵

14
2025-08-18 20:48

0.6纳米是精度,可以刻8纳米的芯片,研发企业发布的文章中有明确说明。

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

10
2025-08-19 05:49

这种没备往多里做十万台一个集群,同时刻

苏米 回复 08-19 09:12
此招不可能,有外国企业试过了,要花费100倍的电量及100倍的厂房才能达到ASML光刻机同样效果,这难道不是发疯❓

用户94xxx67

用户94xxx67

8
2025-08-18 20:46

又是个汉奸文章

磐石Q

磐石Q

8
2025-08-18 17:59

从无到有是最难的,一般人用的手机电脑7纳米够用了…[滑稽笑]

云侠

云侠

8
2025-08-18 19:21

只能用于科研,大规模生产不行。

飘渺

飘渺

6
2025-08-18 21:00

钓鱼篇!

风轻云淡

风轻云淡

5
2025-08-19 19:47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8纳米是距离上的8纳米,而不是工艺制程上的8纳米,距离上的8纳米是原材料的极限,而不是工艺制程上的极限[大666][大666][大666]

天蓝草绿

天蓝草绿

4
2025-08-19 14:15

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的飞机发动机,十年前,公知都无限贬低中国的军工发动机技术,什么工业上的皇冠,无法突破,现在,中国大批量装备国产飞机发动机。所以,网络上鱼龙混杂,对于专业技术完全不懂,妄加评论,除了胡说八道,就是带节奏,替别有用心的国外进行舆论误导,卑鄙无耻的狗腿子。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4
2025-08-19 11:52

知道电镜吗?就是这原理,甚至于可做到原子级的,逐点扫描就是慢,打样验证确实无与伦比的性价比。

用户51xxx86

用户51xxx86

3
2025-08-19 09:31

人家现阶段就是给科研航天军工用的,还没到民用阶段。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三思无悔

三思无悔

2
2025-08-19 11:53

那就弄个有3375个头的出来

大圣齐天

大圣齐天

2
2025-08-18 20:01

你搁这跟爹们整什么活呢。就你明白?

Easy Chinese Code

Easy Chinese Code

2
2025-08-19 16:29

这个帖主是战忽局的?掩护我国光刻机逐步完善抢时间?

相对

相对

2
2025-08-19 07:11

光刻机的15秒只是固化了光刻机,后面还得蚀刻……堆积……也要很长时间

相对 回复 苏米 08-19 13:08
办法肯定是有的! 首先,现在最顶尖的光刻机过几年肯定就不是最新的了。 其次,电脑电路板最终会被光脑光子原件板代替。电路板会被电磁干扰,而光路器件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干扰的。 第三,得有足够的钱去建立一套完整的光脑零配件研发工程。 人类最终结果肯定是光路计算机

苏米 回复 08-19 09:44
但就是这最关键的一步卡住了中国半导体脖子

炎焱

炎焱

2
2025-08-19 20:16

为啥要刻这么慢啊?改进一下

張平春

張平春

2
2025-08-19 11:29

从无到有了,再从单产到量产真的那么难吗?

真理就在导弹射程之内

真理就在导弹射程之内

2
2025-08-18 22:23

不是说雕刻一片晶圆需要2-3小时么,怎么到了小半年。糊弄谁呢

苏米 回复 08-19 09:08
再去核实一下是雕刻多大的一片晶元❓

苏米 回复 08-19 09:06
一片直径12英寸的硅晶元约合73000平方毫米,如果生产181平方毫米的英伟达5060Ti芯片可以有73000/181≈403片❗ 实验室你做个几片就可以了,那么买个6英寸甚至更小的晶元来雕刻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哈。

AAA黑人抬棺服务

AAA黑人抬棺服务

2
2025-08-19 20:01

天天说创新,就是看不到一块芯片出来。

喜继实业

喜继实业

1
2025-08-19 09:29

时间不够数量凑

冰冷之心

冰冷之心

1
2025-08-19 09:05

记得山东舰 歼20…刚出来的时候不也是被各路美分 台蛙…嘲笑讥讽…习惯了!

向钱看往厚赚

向钱看往厚赚

1
2025-08-19 08:15

这东西等于是给了你一支足够精确的笔让你直接在圆晶这张纸上随意刻划你想要的作品,大大节约研发成本,简化优化试制流程提高效率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1
2025-08-19 06:11

rso2002

rso2002

1
2025-08-19 16:35

要不你试试

猜你喜欢

唐唐视野商业说

唐唐视野商业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