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说:“行李轮子一定要擦!”毛不易纳闷:“要吗?我从来不擦!”说完,毛不易还有点忐忑地看了看大家的反应。papi说:“要擦,不然拉到房间地就会很脏。”李维嘉补充:“而且轮子甚至有毛发。” 毛不易还是不能理解,说:“房间的地也是地而已,不在上面睡觉,也是拿脚踩呀。” papi:“那你回家换鞋吗?” 毛不易:“换呀!” 群起而攻之:“那你为什么换呢?你也没有去过很脏的地方啊。” 毛不易依旧坚持己见:“那因为行李的轮子很小啊,它不会在屋子里来回走啊,哪能有多脏啊。” 这段关于 “行李轮子该不该擦” 的争论,其实也蛮有意思的。 觉得该擦地人,本质是 “预防性清洁”—— 行李轮子走过机场、马路,可能沾带灰尘、毛发甚至细菌,擦干净再拉进房间,是把 “脏东西” 挡在生活空间之外。这就像有人回家先消毒手机、外衣,是用 “主动清洁” 降低 “潜在风险”,核心是对 “环境可控性” 的追求。 觉得没有必要擦地人,属于 “结果导向型” 思维 —— 房间地面本就是踩的,换了鞋后,轮子那点脏量可以忽略不计。就像有人觉得 “衣服没穿脏就不用洗”,更在意 “实际影响” 而非 “可能存在的隐患”,核心是 “不把精力浪费在无感知的事情上”。 其实啊,我觉得吧,清洁习惯是 “个人舒适度的延伸”,不是 “道德高低的标尺”—— 你可以擦轮子,我可以不擦,但别互相指责 “你活得太糙” 或 “你活得太累”。 但如果可以,还是稍微干净一点好,对不对~哈哈哈
papi说:“行李轮子一定要擦!”毛不易纳闷:“要吗?我从来不擦!”说完,毛不易
绿豆来乱说
2025-08-20 19:38: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