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21 09:01:00

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下令:派一个师也要找到马的主人!

1947年,西北战场上硝烟正浓,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气势汹汹,企图围剿我军主力。贺炳炎这个人,从小就跟着父亲贺学文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红军,那时候他才十六岁出头,很快就因为胆大心细在部队里崭露头角。长征路上,他右臂中弹,硬是锯掉胳膊也没哼一声,从此得了“独臂将军”的名号。抗战时期,他在120师358旅干得风生水起,屡立战功。到了解放战争,贺炳炎已经是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手下兵强马壮。 他和贺龙的关系特别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贺龙常说贺炳炎是党的好儿子,两人南征北战十几年,感情深。

其实那年4月29日,贺炳炎接到调令,要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当副司令员。这路途不近,还得穿过敌占区,野司领导担心他出事,打算派一个排护送。可贺炳炎这人倔强,觉得没必要大动干戈,就带了个警卫员,外加一头黑骡子和一匹白马出发了。 白马是他的爱骑,右眼附近有块棕色胎记,好认得很。谁知道半路上碰上国民党保安队,对方见他披斗篷骑白马,还以为是自家大官,没敢动手。贺炳炎起初也没看清敌情,结果一靠近发现不对劲,赶紧下马带着警卫员往山沟里跑。保安队反应过来追了上来,好在山林密布,他们钻进灌木丛甩掉了追兵,但白马和黑骡子被敌人顺手牵羊了。贺炳炎腿上摔伤,继续往前走,又遇上另一股敌军,躲在石头后被包围,情况危急,他甚至准备自尽不做俘虏。

没多久,第一纵队在战斗中从国民党手里缴获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有那匹白马。政委廖汉生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打电话报告给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贺龙一听白马的描述,立马警觉起来,因为白色马匹本来就少见,他正好知道贺炳炎有这么一匹,而且贺炳炎早该到任却没消息,肯定出事了。他追问廖汉生,马右眼边是不是有棕色斑点,确认后贺龙坐不住了,立刻下令调动一个师的兵力去找马的主人。 这命令下得果断,廖汉生马上带队出发,四处搜寻。部队分成小组,沿着可能路径查访,询问当地群众,终于在贺炳炎被围的当口赶到,开火击溃了国民党兵,救出了贺炳炎。廖汉生告诉他,这是贺龙派人来救的。贺炳炎脱险后,没闲着,马上想到得清除蟠龙镇的国民党势力,不然类似险情还会发生。他和廖汉生回到纵队,跟司令员张宗逊商量进攻事宜。

五月初,第一纵队发起蟠龙战役,对胡宗南部第167旅展开猛攻。这仗打得激烈,我军从多个方向推进,歼灭了敌军主力,缴获了1.2万袋面粉、4万套军装、上百万发子弹、千余匹骡马,还有药品和望远镜等物资。 那头黑骡子也失而复得。贺龙得知贺炳炎平安,松了口气,说革命不成功,贺炳炎这小子绝对死不了。这话听着随意,其实透着深厚的战友情谊。贺炳炎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负伤11次,中弹16处,身上伤疤累累,却始终冲锋在前,为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贺炳炎这人打仗不光靠勇猛,还爱动脑子。1946年底,他建议改造迫击炮,加长炮弹身子,绑上炸药包,提高威力。部队还造出爆炸杆、爆破桶等新武器,在攻克朔县、宁武等城时发挥大作用,后来西北战场的攻坚战都受益匪浅。1947年8月,沙家店战役,他率一纵和二纵阻击国民党整编36师,歼灭敌主力,转折了西北战局,被称为“沙家店大捷”。毛主席都夸这是以少胜多的经典。 宜川瓦子街战役,他又临危受命,避免我军被分割,指挥部队全胜。

战后,贺炳炎继续任职,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1952年调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军区司令员,1955年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还兼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那年9月,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贺炳炎一生伤病缠身,高血压、关节炎啥的,但坚持工作到最后。1960年7月1日,他因积劳成疾在成都病逝,年仅47岁。成都军区举行公祭,贺龙亲笔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

0 阅读:55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