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宣称有“打双航母的能力”,最近针对中国进行了专项训练,正式承认自己已经做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21 11:30:00

日本媒体宣称有“打双航母的能力”,最近针对中国进行了专项训练,正式承认自己已经做好了随时开打的准备。   日本所谓的“双航母”,其实是两艘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出云”号和“加贺”号。   这两艘舰从2018年开始偷偷摸摸改装,原本只能搭载直升机,现在铺上了耐高温甲板,能起降美国的F-35B隐身战斗机。2025年8月,日本刚接收了首批3架F-35B,计划未来总共部署42架。   但问题在于,这些航母的改造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只是表面功夫,第二阶段的机库、弹药库升级还没完成,预计要到2027年才能全部弄好。   也就是说,现在日本航母的战斗力还没完全成型,舰载机数量也不够,真要拉出去打仗,顶多算个“半吊子”航母。   更关键的是,日本没有自己的舰载预警机,全靠美国的E-2C凑数,这就导致航母编队的探测范围和指挥能力大打折扣。   对比中国的福建舰,人家有电磁弹射和固定翼预警机,日本这轻型航母在体系对抗中明显处于下风。   日本媒体吹得最凶的,是所谓“能打双航母”的反舰导弹。最核心的是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射程从200公里拉长到900公里,还加了隐身设计和数据链,能中途变轨攻击目标。   2025年2月,首批这种导弹已经开始交付,计划在冲绳、石垣岛等地部署超过1000枚,替换旧型号。   另外,日本还从美国买了“战斧”巡航导弹和JASSM-ER隐身导弹,射程都超过1000公里,打算装在驱逐舰和F-15战斗机上。   听起来挺厉害,但实际效果得打个问号。首先,这些导弹虽然射程远,但日本缺乏足够的侦察手段实时锁定航母位置,全靠美国的卫星和侦察机支援,战时很容易被干扰或切断情报链。   其次,中国的航母战斗群有多层防御体系,包括舰载防空导弹、近防炮和电子对抗系统,日本导弹的突防成功率并不高。   更不用说,中国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专门针对航母设计,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日本的反舰导弹在它们面前有点“班门弄斧”的意思。   日本最近搞的“专项训练”,其实是跟着美国在印太地区搞联合演习。   2025年8月,日本“加贺”号航母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菲律宾海搞了“三航母”演练,内容包括防空、反潜和战术机动。   表面上看是秀肌肉,实际上是在给美国当“马前卒”,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围堵中国。   日本自卫队的训练还有个致命弱点——缺乏实战经验。二战后日本一直受和平宪法限制,自卫队很少参与实战,连大规模联合作战的经验都没有。   而中国海军近年来频繁在西太平洋、南海进行远海训练,辽宁舰、山东舰都形成了完整的战斗力,福建舰也在加紧测试。真要对抗起来,日本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根本不是对手。   日本之所以这么急着扩军,背后有三个难言之隐。第一,美国要求日本在亚太承担更多“责任”,说白了就是当炮灰。   美国自己的航母因为维修和部署压力,在西太的存在感下降,就逼着日本冲在前面。第二,日本国内经济疲软,想通过军事扩张转移矛盾。   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涨到8.7万亿日元(约55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来买美国武器。   第三,日本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焦虑,想通过展示武力刷存在感,但又不敢直接对抗,只能搞些小动作。   但日本的算盘打得再精,也改变不了几个现实。首先,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全面超越日本,无论是航母、导弹还是信息化水平,日本都处于劣势。   其次,日本国内对扩军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很多人担心重蹈军国主义覆辙。最后,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军事扩张越来越警惕,连美国的盟友韩国都对日本的动向保持距离。   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的反制措施既有力又克制。军事上,中国航母编队常态化穿越宫古海峡、巴士海峡,东风-26导弹多次进行实弹射击,展示“区域拒止”能力。   外交上,中国国防部明确警告日本,要求其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经济上,中国通过调整大豆进口等措施,让美国和日本看到中国反制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观日本,一边扩军一边喊“自卫”,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只会让它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孤立。   日本媒体炒作“打双航母”,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目的是掩盖其军事扩张的野心,同时给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制造“日本很强”的错觉。   但军事能力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技术积累和实战检验。   日本连完整的航母战斗群都没形成,却幻想对抗中国的双航母,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只会让地区局势更加紧张,最终损害的还是日本自身的利益。   在亚太这个“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任何逆潮流而动的小动作,都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0 阅读:4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