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教训!四川成都,一58岁女子购买143万元的店铺,想靠着每月9000元的高租金养老,签好合同后,女子发现每月租金,实际连5000元都不到,她认为中介、房东和租客三方串通,联合起来欺诈她,于是提出解除合同,谁料,房东不仅拒绝,还以违约为由,向女子索赔28万元,网友:143万不够养老吗? 据齐鲁晚报8月19日消息,这位阿姨工作大半辈子,手里攒了些积蓄,琢磨着买个店铺收租养老。她找到中介后,很快就有了目标,一套报价177万的商铺。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43万成交。签合同时,原房东还特意拿出租赁合同,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月租金9000元。阿姨算了算,这个回报率相当不错,当即就付了全款。 可接手后情况完全变了样。租客突然说租金太贵要降价,阿姨这才去周边打听行情。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同地段类似店铺租金普遍在4000到5000元之间。 差价将近一半,这可不是小数目。阿姨越想越不对劲,怀疑中介、原房东和租客三方串通好了演戏。她提出解除合同退款,但原房东不仅拒绝,还反过来以违约为由索赔28万元。 这件事在网上曝光后,评论区炸了锅。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143万存银行吃利息都够养老了,何必冒这个险。还有人分析,这种套路在二手商铺交易中并不少见。 其实类似的案例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商铺投资的水很深,租金虚高、假合同、串通欺诈等问题层出不穷。很多人看中商铺的"一铺养三代"神话,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 从法律角度看,如果阿姨能证明存在欺诈行为,确实可以主张撤销合同。关键是要有确凿证据,比如原租赁合同的真实性、实际租金流水、周边市场调研报告等。 但取证并不容易,原房东和中介往往会辩称,商铺价值不仅看租金,还要考虑位置、升值潜力等因素。而且买卖双方都是成年人,理应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 这个案例给所有想投资商铺的人敲响了警钟,买商铺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不能只听中介一面之词。要亲自去现场蹲点,观察人流量,询问周边商户租金水平。 最好找几个不同的中介询价对比,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出具报告。签合同前,要核实租赁合同的真实性,可以要求直接和租客见面确认。 更重要的是,要理性看待投资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明显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回报率,往往暗藏陷阱。宁可少赚点,也不要被高收益冲昏头脑。 对于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来说,养老钱更要慎重。商铺投资周期长、变现难,一旦出问题很难及时止损。相比之下,分散投资更稳妥,可以考虑定期存款、国债、稳健型理财产品的组合。 这位成都阿姨的遭遇确实让人同情,但也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路上处处是坑,只有谨慎小心才能守住血汗钱。 说到这里,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有143万养老钱,会选择买商铺收租还是存银行吃利息?或者你有更好的理财方式?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2025年8月19日
曾经我一个我并不认识但是我爸认识的亲戚让我爸把房本借给他担保,刚好那阵子换证(房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