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2年,70岁的“东吴大帝”孙权病重。临终前,他唤来暗卫,下达了最后1道密

冰希祖宗 2025-08-23 11:03:28

公元252年,70岁的“东吴大帝”孙权病重。临终前,他唤来暗卫,下达了最后1道密旨:“赐死皇后潘淑,不得有误!”就这样,20多岁的潘皇后突然暴毙而亡,香消玉殒。不久后,孙权含笑而亡。

潘淑本是织室女婢,因容貌出众,被称为“神女”。孙权见到她后,对其一见钟情,遂纳入后宫。

公元243年,潘淑为孙权生下了七子孙亮。随着儿子的得宠,潘淑在公元250年被立为皇后。谁知,因子而贵的她,最终也因子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东吴的继承人之争,那真是一笔烂账。

本来,孙权有一个优秀的长子叫孙登。孙登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一早就被立为王太子。成年后,孙权还为其娶了周瑜的女儿。

等到孙权称帝,孙登顺理成章成了太子。他在东宫开府,笼络名士,深得人心。此外,他与兄弟们的关系也很好。

更厉害的是,孙权征战四方时,孙登可以将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样的孙登,远胜于曹丕与刘禅,是东吴之幸。

然而,不幸的是孙登只活了33虚岁。他死后,孙权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欲绝。

伤心之余,继承人的问题也得解决,必须重新再选。当时,次子孙虑也去世了,太子之位自然而然落在了三子孙和身上。

然而,孙和的能力实在和孙登差太远了,总不能令孙权满意。因此,孙权总是批评他。

这样一来,四子孙霸宠宠欲动。他心想:“父亲不喜欢三哥,那我万一有机会呢!”

于是,东吴开始了激烈的“二宫之争”。在这个过程中,孙权并不表态,任凭二子相争。

随着二宫的争斗,朝臣们加入了战场,分成两派。陆逊、诸葛恪等人支持太子孙和,步骘、全琮等人支持鲁王孙霸。

而孙权,开展了制衡之术,顺势打击起了江东的世家大族。在这个过程中,顾、陆、朱、张四大家族遭受了杀戮、流放、贬官,就连“战神”陆逊也因此受到孙权的打击,郁郁而终。

公元250年,孙权突然收网,废了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在家中窃喜。谁知,孙权竟将他赐死。

临终前,孙霸冷笑一声,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就在大家一脸懵的时候,孙权突然将潘淑立为皇后,将8虚岁的小儿子孙亮立为了太子。

那么,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第一、孙权成年的儿子中,没有能力强的继承人。

第二、孙权认为自己身体足够好,能够等到幼子成年。

第三、孙亮虽小,却表现出了非凡的智计。

就拿历史上的一件小事来说。当时,孙亮想吃生梅,就让黄门官去帮他拿。

谁知,黄门官和藏吏有矛盾,黄门官故意放了颗老鼠屎想要陷害藏吏。

当孙亮拿到带着老鼠屎的梅子时,双方发生了争执。黄门官说藏吏保管不善,应当重重责罚。孙亮却说:“这还不简单吗?将老鼠屎切开,若是湿的,便是保管不力。若是干的,便是黄门官诬陷藏吏。”

切开后,老鼠屎是湿的,事情水落石出,孙亮重罚了黄门官。

这件事虽是小事,却不难看出孙亮之大智慧。

只不过,孙权在立储时明显效仿了汉武帝。正因为如此,他把杀母留子那一招也学了。因此,孙权在临终前,最念念不忘的一件事便是赐死潘皇后。

孙权虽然喜爱潘皇后,但与皇位相比,那份爱并不算什么。甚至,当初他立潘淑为皇后,也不是因为多喜欢她,而是立她为后,孙亮就是唯一的嫡子。

帝王是无情的,生在帝王家,权势与风险并存,是喜是悲很难知晓。

可悲的是,孙权下了这么大一盘棋,也没能让东吴按照他构想中那样蒸蒸日上。

辅臣诸葛恪刚愎自用,举兵伐魏大败而归,最终被孙峻所杀。后期,东吴的大权落在了宗室手中,孙亮沦为傀儡。

孙亮长大后,想要诛杀权臣,重振朝纲。谁知,反被孙綝所废,被迁到会稽。

公元260年,18虚岁的孙亮暴毙而亡。有说法称,他是被六哥孙休毒死的。

最终,东吴的帝位落入了平平无奇孙休手中。他死后,他的儿子也未能继承皇位,而是由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继承。

孙皓昏庸暴虐,东吴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不得不说,孙权在后期处理继承人问题时,并不明智。虽然效仿了西汉,却远没有西汉幸运!

对于东吴的继承人问题,大家怎么看呢?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冰希祖宗

冰希祖宗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