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7军军长李湘牺牲后,上级打算让副军长李水清接任,李水清却拒绝了:“

小史论过去 2025-08-24 11:32:18

1952年,67军军长李湘牺牲后,上级打算让副军长李水清接任,李水清却拒绝了:“不去,好不容易有学习的机会,现在学习更重要!” 李湘1914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一个穷苦农民家,父亲早逝,母亲残疾,从小帮人放牛维持生计。1930年8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当上红军连队文书,1933年升为连指导员,1934年跟着部队参加长征,翻雪山过草地,经受各种考验。抗日战争时,他任营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负责组织部队作战和政治教育。解放战争中,他当上师长,指挥部队参加渡江战役,攻克南京等城市。1950年8月任6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1月升为军长兼唐山秦皇岛警备区司令员。1951年6月,他带参谋和警卫员先于部队进入朝鲜,研究敌情,制定方案。 李水清1917年出生在江西吉水县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饭都吃不饱,没机会上学识字。1930年他参加红军,也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中,他作为连长参加平型关大捷,那场战斗是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灵丘县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击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后续部队,歼灭日军多人,缴获武器。他指挥部队冲锋,击溃敌人。解放战争时,他任团长和师长,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1949年2月任199师师长,同年10月带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走在队列前面,接受检阅。那天,部队统一装备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头顶钢盔,穿着旧军装,通过天安门广场。1950年任67军副军长兼199师师长,随军入朝作战,在战场上指挥部队坚守阵地,组织反击,多次击退敌军进攻。 李湘率领67军在1951年秋季攻势中连续作战三天,歼灭敌军17000人。尽管身体消耗大,嗓子沙哑,体重下降,他仍坚持工作。1952年春,他多次上前线,生病也不休息,脸上有伤口,免疫力低下。李水清在朝鲜战场指挥199师防御,组织士兵挖掘坑道,布置火力点,确保阵地稳固。两人合作紧密,67军在朝鲜表现突出。 1952年春,美军在67军阵地上投放细菌武器,用飞机投下未爆炸的空壳炸弹。李湘亲自查看这些弹壳,接触到细菌和病毒,通过脸部伤口入侵身体。他的身体本来虚弱,感染后迅速转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头部肿胀严重。尽管医生全力抢救,1952年7月8日他还是去世了。这是志愿军在朝鲜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死因对外保密,以免影响士气。 李湘牺牲后,67军军长职位空缺。志愿军司令部讨论人选,认为副军长李水清最合适。他资历深,会打仗,又熟悉部队,本来没人反对。可李水清自己拒绝了。上级派人通报决定,他不同意,理由是想去学习。上级原本计划派他到南京军事学院进修系统军事理论,他觉得这是难得机会,不能错过。他出身穷苦,没文化基础,一直想补上这个短板,认为学好了才能更好指挥作战。职务可以等,但学习机会少。 李水清拒绝的另一个原因是67军当时不需要他马上接手。1951年秋季攻势后,67军撤回后方休整,正在二线整训,没有紧急作战任务。他觉得部队在休整期,没太多事要处理,不如利用时间去学院学习。司令部人员劝说他这是升职和信任,他坚持立场,强调学习更重要。上级了解他的意愿后,尊重选择,让他去进修,改派20兵团副参谋长邱蔚接任67军军长。 李水清进入南京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兼任67军副军长。他认真听讲,记录笔记,参与讨论军事理论。1955年2月学成归队,正式接任67军军长。同年9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授衔命令,他被授予少将军衔。9月28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授衔令,他领取勋章。随后,他指挥67军进行训练,组织演习,确保部队战斗力。 李水清担任67军军长十多年,1968年升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济南军区,看到他,直呼小名。1975年,他想回部队,请杨得志出面说情,李先念同意。后来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等职。邱蔚接任67军军长后,1954年9月率军回国。1955年授少将军衔。1957年5月,回狼牙山看望老战友。李湘牺牲后,遗体安葬在朝鲜平壤友谊塔下,名册第一本第一页第一个名字。1952年12月11日,在石家庄举行公祭仪式。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