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西分享VibeCoding指南卡帕西VibeCoding新心得
大神卡帕西分享了AI编程新心得:代码进入了“后稀缺时代”,合理利用多层工具组合,已经成了新的编程流派。
他的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一个“分层体系”,覆盖不同难度场景:
- 第一层:Cursor的Tab补全(主力) 他更倾向“亲手写代码”,因为在正确位置写下函数/注释,本身就等于给LLM下达了高质量指令,平时约75%的工作量靠Tab补全解决,这样比用自然语言描述更高效。
- 第二层:局部修改请求 选中一小段代码,请求AI修改。这一层用得也多,但还是聚焦在“你知道要改哪里”的情况。
- 第三层:Claude Code / Codex等大模型辅助 用于实现稍大功能块,比如快速生成一段SQL或Rust代码。他提到这些模型“会写代码,但不太会解释”,因此容易失控,要常常手动清理。典型问题包括:
- 防御性编程过头(try/catch滥用)
- 抽象层级过多或代码过于重复
- 忽略语义简洁(能用列表推导搞定,偏偏写一堆if-else)
- 不具备代码“审美”
不过在一些“平时懒得写”的临时调试场景里,非常高效。
- 第四层:GPT-5 Pro(终极大招) 当所有其他方法都卡住时,他会把整个上下文粘贴给GPT-5 Pro,“等10分钟,它真的能找出非常微妙的bug”。还适用于做文献综述、调整抽象内容结构等“更有思想性”的任务。
他称这套体系是一种新的“vibe coding”:用一堆AI工具做创作、实验、快速试错。“工具如何组合”和“你怎么调动它们”,成了现在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他也提到,AI编程已经变得如此多样、强大、碎片化,很难不焦虑于“我是不是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