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24日报道:“一名常驻香港的彭博新闻社记者因续签申请未获批准必须离港,香

天天纪闻 2025-08-25 18:20:46

外媒8月24日报道:“一名常驻香港的彭博新闻社记者因续签申请未获批准必须离港,香港外国记者会对此表示关切。   首先得搞清楚,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有自行实施出入境管控事务的权利。这意味着谁能来香港、能在香港待多久、签证能不能续签,这些都是香港特区政府依法依规来决定的,完全符合法律程序和国际惯例。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法律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外国人入境或延长停留期限,香港当然也不例外。   有人可能会说,记者是来做新闻报道的,拒签是不是在限制新闻自由?这种说法其实站不住脚。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新闻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的地方,有大量的国际媒体和记者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依法从事新闻报道活动,香港政府从来都是提供必要便利的。   但新闻自由不是无限的,更不能成为某些人胡作非为的挡箭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自由,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都不能损害当地的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再说说彭博社这家媒体,其实它在涉港报道上并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早在2024年3月,彭博社就曾刊发过所谓"香港23条立法建议倡禁Telegram、Signal"等虚假报道,这些报道引发了公众的误解和恐慌,对香港的立法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就发表声明对这种虚假报道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也向该社提出了严正交涉。最后彭博社不得不撤回和更正了原报道,承认此前报道有误,并表示歉意。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家媒体在涉港报道上存在严重的不专业甚至不道德行为,为了吸引眼球或者达到某种目的,不惜发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那么这次被拒签的记者,会不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呢?虽然具体原因没有详细披露,但按照香港的法律程序,签证续签被拒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香港入境事务处在审批签证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申请人是否遵守香港法律、是否符合逗留条件、是否有不良记录等等。   如果一名记者在工作期间不遵守香港的法律规定,或者从事了与记者身份不符的活动,甚至利用记者身份从事危害香港国家安全或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那么他的签证续签申请被拒绝,就是很自然的结果。   香港外国记者会对此表示关切,听起来好像是在维护记者权益,但他们有没有认真了解过事情的真相?有没有考虑过这名记者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还是说他们只是习惯性地站出来指责香港政府,不管事实如何?   其实这些年来,一些外国记者机构在香港的表现并不总是客观公正的。就像之前香港发生动乱时,一些西方媒体不仅没有公正客观报道,反而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对极端暴力分子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熟视无睹,却对特区政府和警队维护法治的正当举措恶意污蔑。这种选择性失声和歪曲性报道,其实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也是对香港法治的不尊重。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任何决定都必须基于法律和事实。签证审批更是如此,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香港政府依法拒绝某个行为不端的记者续签,完全是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力,目的是维护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秩序,保护香港市民的根本利益。   这跟所谓的"压制新闻自由"根本不沾边,恰恰相反,这是在维护正常的新闻秩序,让真正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能够在香港顺利进行。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香港作为国际新闻中心的地位?其实完全不用担心。香港依然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依然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所有遵守法律、秉持客观公正原则的外国记者来香港工作。   事实上,目前有大量的外国媒体和记者在香港正常工作生活,他们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充分保障。个别记者因为自身行为不端被拒签,只会让那些遵守规则的记者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让香港的新闻业更加健康发展。   新闻自由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这项权利必须与责任相伴。记者的职责是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不是编造谎言、煽动对立、从事违法活动。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记者,都应该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尊重当地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就不配当一名记者,被所在地区拒绝入境或续签,也是咎由自取。   这次彭博社记者签证续签被拒事件,表面上是一个签证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一些外国媒体和记者在香港工作时存在的问题。香港政府依法处理这件事,既是维护法律权威,也是保障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   那些真正秉持客观公正原则的记者,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会受到损害。而对于那些试图利用记者身份从事不当活动的人,香港政府当然不能听之任之。毕竟,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任何违法失德行为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处理,这一点不会因为某人的记者身份而改变。  

0 阅读:484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