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使伊曼纽尔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

古今知夏 2025-08-25 21:17:55

美国大使伊曼纽尔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2022 年俄乌冲突刚爆发,美国先把本土粮食出口管起来,全球粮价跟着疯涨,多少依赖进口的国家直接陷入粮食危机; 对伊朗搞制裁,也是先掐断人家的能源出口,想靠这招拖垮伊朗经济。现在把这套用到中国身上,算盘打得噼啪响:无非是想让中国在台湾问题、科技发展这些核心利益上松口。 但伊曼纽尔犯了个致命错 — 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认知,还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中国农业生产力弱,部分粮食品种确实要靠进口,供应链也没那么结实。可现在,中国早把粮食安全当成 “国之大者” 来抓,几十年下来,局面早翻了天。 中国搞乡村振兴,砸真金白银建农业基础设施。到 2024 年底,全国高标准农田建了超 10 亿亩。这些田可不是普通的田,抗涝又抗旱,去年南方部分地区发大水,这些田里的稻子照样稳收,没受多大影响。 农业科技也跟上了,中国自主培育的水稻、小麦品种,推广率超过 95%。就说 “济麦 44”,一亩地比普通品种多收几十斤,还抗病虫害;“湘早籼 45 号” 更厉害,就算种在南方山区,产量也能稳住。玉米、大豆以前是短板,现在也追上来了。 2024 年大豆亩产比 2015 年提高 23 公斤,东北、华北的大豆田连成片,自给率一年比一年高,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这些数字摆在这里,“中国粮食靠进口” 的老黄历,早就该撕了。 而且中国不只是能产粮,还能存粮。中央、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体系,像一张大网把全国兜住。中央储备粮是 “压舱石”,规模足、还定期轮换,保证粮食新鲜;地方储备粮贴民生,哪个地方粮价有点波动,很快就能投放市场;企业商业储备衔接生产和消费,让供应链更顺畅。 2023 年南方洪涝,地方储备粮 48 小时就运到灾区,超市里的米、面、油没断过货,价格也没涨一分。这不是简单的 “囤粮”,是能应对各种风险的动态保障机制。 再看美国说的 “断油”,同样站不住脚。 现在全球能源格局早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中国也早跳出了 “依赖单一来源” 的坑。中国搞能源多元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头抓。 传统能源方面,中国和俄罗斯、中亚国家的油气管道一直稳定运行,2024 年通过中亚管道进口的天然气,占了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 28%;和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国家,也不只是买原油,还一起搞油气勘探、建炼化厂,从 “买油” 变成了 “搞产业链”,2024 年从中东进口的原油,比 2018 年多了 35%。 新能源更猛,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超 13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 42%,2024 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 23%,比 2018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家里用的电,说不定就来自西北的光伏板、草原上的风电场。美国想断中国的油?先看看中国的能源网有多结实。 更关键的是,现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本来就紧张。2023 年,全球有超过 3.45 亿人面临粮食危机,非洲不少国家的人连饭都吃不饱。 这时候美国要是真敢搞 “卡粮”,先不说中国不怕,国际社会第一个不答应。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它一限制出口,全球粮价肯定更乱,多少国家要跟着遭殃?这不是霸权是什么。 反观中国,自己粮食够吃,还帮别的国家。2024 年,中国派了 1200 多个农业专家去非洲,建了 30 个农业示范中心,教当地农民种玉米、水稻的好方法。 现在非洲那些地方的玉米、水稻亩产,平均涨了 20%。这才是大国该做的事 ,不是拿粮食当武器,而是帮更多人解决吃饭问题。 说到底,伊曼纽尔的狠话,其实是美国黔驴技穷的表现。 之前美国卡中国芯片、加关税,想拦着中国发展,结果呢?中国该突破的技术照样突破,该发展的产业照样发展。现在拿粮食、能源说事,更是打错了算盘。 14 亿中国人的饭碗,咱们自己端得稳;中国发展的底气,咱们自己攒得足。美国想靠 “卡粮断油” 施压?门都没有。

0 阅读:106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19

用户14xxx19

1
2025-08-25 21:56

真那样,那就开打?不是你死就就是我亡

知天下事

知天下事

1
2025-08-25 23:06

美国人真找不出一个好人!统统都TMD!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