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航和央航在香港宣布起义,而曾经支持中国抗战的“飞虎将军”陈纳德为防止71架飞机落入中国大陆手中,使尽下三滥手段,攫取了本属于人民的飞机。 1948年底,随着内战局势变化,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这两家原属国民党控制的航空企业,把总部从上海搬到了香港。 当时的启德机场,停着七十多架飞机,几千万美元的资产,还有六千多号人。 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 国民党一边盘算着把飞机和人全都运去台湾,继续苟延残喘。 另一边,不少两航员工早已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心里盼着新中国能早点接过这片天空。 周恩来当机立断:争取人为主! 1949年夏天,吕明、查夷平两位中共地下党员偷偷进了香港,开始策反两航的高层和骨干。 刘敬宜、陈卓林,这两个关键人物也被说动了。 最关键的一天来了。 1949年11月9日凌晨,启德机场起飞的12架飞机,划破夜空,飞向北方。 这是民航史上一次不流血的“起义”,更是一次用信念换未来的飞行。 飞机刚飞走,地面就炸了锅。 陈纳德出手了。他早已盯上这些飞机。 他的身份此时已不再是抗日英雄,而是“民航空运公司”(CAT)的老板,背后站着国民党和美国政府。 他知道这批飞机一旦归了新中国,台湾空防将不再安全。 于是,他和国民党密谋了一场“合法劫掠”。 1949年12月12日,国民党偷偷签了一份协议,把两航在港资产“卖”给了陈纳德。 71架飞机、数百万美元的设备和零件,只换来一张475万美元的期票。 这事干得够黑,但还不够狠。 陈纳德雇了一群印度锡克保安,把启德机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放掉飞机轮胎的气体,拆下发动机零件,甚至干脆用链条锁住起落架。 一旦有人靠近,就当场驱赶,谁敢动手,谁就被扣。 中方不是没反应。 周恩来马上发声明,“所有资产属于中国人民政府,任何非法处理无效!” 两航员工也没闲着,趁着夜色拆下部分关键零件,偷偷藏进货物,运回大陆。 可问题来了,飞机虽然还在,但一动不能动。更糟的是,美国政府也开始插手。 1950年初,香港法院一度判定飞机可以维修,但不能转移。 美国国务院立刻给英国政府施压,称这些飞机一旦落入新中国之手,将“影响亚洲安全格局”。 英国左右为难,最终妥协。 1952年7月,英国枢密院判定,40架飞机的产权归陈纳德控制的CAT公司。 第二天,港英当局出动军队,强行清场,还动用了美军航母,把这些飞机运往美国。 多讽刺啊,抗战时为了保家卫国飞上天的飞机,最后却被“盟友”用法条、用武力,连根拔走。 你以为结局就这样了吗?没完。 剩下的几十架飞机,在三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下,早已锈迹斑斑,几乎报废。 陈纳德虽然拿到了飞机,但也赔了个底儿掉—— 光律师费就花了250万美元,还得补上200万美元的期票。 对新中国来说,这场博弈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没白费。 那12架北飞的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17架国民党遗留飞机,撑起了新中国民航的第一支机队。 “八一开航”、西藏空投、机场建设……每一步都有他们的身影。 起义的1700多名员工,也成为民航的技术骨干。 周恩来说得好:“这是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起点。” 而陈纳德,从“飞虎将军”变成了“飞机掮客”。 他曾在中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却在新中国刚起步时,狠狠踩了一脚。 历史记得每一次飞行,也记得每一个转身。 飞机终究飞走了,只是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错的跑道上。 信息来源:航空公司员工愤而起义,两岸争夺的71架飞机最终落入谁手?——人民资讯
1949年,中航和央航在香港宣布起义,而曾经支持中国抗战的“飞虎将军”陈纳德为防
动漫猫声控
2025-08-26 14:45: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