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因为说白了,压根就是歪打正着,本来是技术不够,结果变成了抄近道超车。
上世纪50年代末,那时候的中国在航空领域几乎为零,咱们为了跟上世界脚步,直接照搬苏联的Tu-16,人家给了点零件和设计,头两年靠着外援把第一架凑出来。
可没过几年,中苏关系交恶,苏联一气之下撤走了专家和零件,中国团队瞬间傻眼,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最早的轰-6,性能简直惨不忍睹。顶多能扔几吨炸弹,飞个五六千公里,在那个年代勉强算是个能用的战机,但离真正的强者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技术卡脖子的时候,团队只能死磕现有的平台,绞尽脑汁想升级思路,拼命给它加装各种零件。
就拿发动机来说吧,早期的轰-6用的是涡喷-8发动机,这玩意儿推力小、油耗高,跑两步就气喘吁吁。后来,咱们换装了俄罗斯的D-30KP2涡扇发动机,这可不得了,推力一下子增加了3吨,油耗还降低了不少。轰-6K换上这新发动机后,航程直接从5800公里飙升到9000公里以上。
有了发动机,第二个改造的目标是航电系统。早期的轰-6,航电设备就跟大哥大似的,又笨又重,功能还少。后来,咱们给它换上了全数字化的“玻璃座舱”,6个大型彩色液晶显示屏,各种飞行数据和火控数据一目了然,操作起来就跟玩手机一样方便。
武器系统的升级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早期的轰-6只能扔普通炸弹,后来咱们给它配上了长剑-20空射巡航导弹,射程可达2000公里,命中率更是高达98%。轰-6K带着这导弹,打击范围直接覆盖了日本全境、韩国、关岛等地,连澳大利亚北部都在射程之内。
后续改进型号比如轰-6N,更是厉害。它不仅能空中加油,还能挂载高超音速导弹。有了空中加油能力,轰-6N的航程直接突破了10000公里,再加上高超音速导弹的加持,那打击能力简直逆天。
不得不说,咱们这歪打正着的升级策略还真奏效了。轰-6从最初的只能扔炸弹,到现在能发射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从只能在国内晃悠,到能绕岛巡航、突破岛链,一步步实现了逆袭。
其实,咱们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当年咱们技术落后,根本造不出像美国B-2那样的隐身轰炸机,也搞不定像俄罗斯图-160那样的超音速轰炸机。既然造不出新的,那就把现有的改到极致。
而且,咱们的升级策略还特别省钱。研发一款全新的轰炸机,那得花多少钱?时间成本又得多大?咱们直接在轰-6的基础上升级,省了不少钱和时间。
现在的轰-6,虽然还是叫轰-6,但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破铜烂铁了。它已经成为咱们空军的核心力量,是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看到轰-6编队飞过天空,那气势,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而网上传言的“中国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压根就是歪打正着。本来是技术不够,结果变成了抄近道超车。咱们用最土的办法,干出了最牛的事儿,这就是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