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个团长感觉身上奇痒难忍,就脱下衣服,让警卫员用火烤一下,谁知衣服却冒出了烤肉的味道!
部队里有个团长叫苟在合,来自山东农村,那天晚上他脱下军装烤火时,闻到一股奇怪的焦糊味,就像烤肉一样。
仔细一看才发现,军装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虱子,火一烤,这些虱子被烤死了,散发出这种味道,苟在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北方来的战士们对南方的湿热气候很不适应,连日的阴雨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战士们穿的布鞋几天就烂了,没有鞋穿大家只能用稻草编草鞋,这种临时编的草鞋很粗糙,走路时不断摩擦脚部,很多战士的脚都磨破了。
破了的伤口在湿热环境下很容易感染,有些战士的脚肿得像馒头一样,草鞋和伤口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除了脚上的问题,山里的毒蛇也让北方来的战士们害怕,这些蛇的伪装性很强,经常躲在草丛里偷袭人。
被毒蛇咬伤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部队严格规定所有人必须集体行动,绝对不允许单独行动,哪怕上厕所都要结伴而行。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各种虫子,南方山区的蚊子特别多,而且毒性很强,被咬后奇痒无比,抓破了就会感染。
在这种环境下,虱子开始在部队里大量繁殖,这些小虫子藏在衣服缝隙里,吸血繁殖,让战士们痒得睡不着觉,苟在合发现自己军装上的虱子后,马上检查了全团情况,结果发现几乎每个战士的衣服上都有虱子,有些人的内衣上更是密密麻麻。
当时部队的医疗条件很差,根本没有专门对付虱子的药物,苟在合想起在军校学习时老师讲过,拿破仑的军队曾经用硫磺来杀虱子。
但在战争年代,硫磺这种东西很难买到,老百姓看到当兵的就躲,更不用说买什么化学用品了。
最后还是部队里的一个老兵想出了办法,他说炸药里面含有硫磺,可以从子弹和手榴弹里提取出来。
部队专门派人拆解了一些有问题的弹药,提取出硫磺粉末,然后用开水冲成硫磺水,给所有战士清洗衣物。
这个办法确实有效果,用硫磺水洗过的衣服上虱子死了不少,战士们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但硫磺的气味很刺鼻,战士们洗完澡后身上都有股臭鸡蛋的味道,不过相比虱子咬人的痛苦,这点气味大家都能忍受,除了虱子问题,水土不服也让很多北方战士受罪,南方的水质和北方不同,不少人喝了后拉肚子。
山区里的野菜和北方也不一样,有些看起来能吃的野菜其实有毒,几个战士因为误食野菜中毒,差点丢了性命。
食物短缺是另一个大问题,大别山区人口稀少,粮食产量不高,部队人数众多,当地老百姓根本供应不了这么多人的口粮。
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行军作战,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还是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粥,饿急了就挖野菜充饥,能找到什么吃什么。
语言不通也是个问题,大别山区的方言和北方话差别很大,战士们和当地老百姓交流很困难。
有时候想买点东西或者问个路,比手画脚半天对方也不明白,这给部队的后勤保障和群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疟疾在当时的大别山区很常见,不少战士感染了疟疾,发高烧、打摆子,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没有特效药,军医只能用一些土办法治疗,比如用柳树皮煮水喝,或者让病人多出汗来退烧。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战士们的士气依然很高,大家都知道这次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苟在合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艰难的日子,不仅要和敌人作战,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
虱子的故事虽然听起来不太光彩,但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解放军依然取得了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