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故事:烽火里的"哑信" 太行山脉的秋夜总裹着寒气,赵铁锤把最后一颗手榴弹塞进腰里时,指节在粗布衣裳上蹭出发白的印子。他是村里的货郎,此刻货担里装的不是针头线脑,而是用桐油布裹紧的三张地图——那是八路军总部急需的日军布防图。 "记住,过了黑风口,见着老槐树上挂着红布条,就把第三层担子里的核桃递过去。"队长临行前的话还在耳边响,赵铁锤却在绕过一道山梁时撞见了日军的巡逻队。 手电筒的光柱像毒蛇般扫过来,他猛地矮身钻进灌木丛,货担侧翻的瞬间,装核桃的木盒滚进了石缝。身后传来叽里呱啦的喊叫,赵铁锤咬着牙往山顶爬,裤腿被荆棘撕开一道长口子,血珠渗出来很快凝成了暗红。 天快亮时,他终于在老槐树下见到了接头人。那是个挎着竹篮的老婆婆,看到赵铁锤空着的货担,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核桃......"赵铁锤刚要开口,却发现嗓子肿得发不出声——昨夜滚落陡坡时,他被树枝划破了喉咙。 老婆婆突然抓起篮子里的酸枣往他手里塞:"后生,尝尝?这山货得带点土才新鲜。"赵铁锤一怔,指尖触到酸枣下面的硬物——是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他忽然想起队长说过,若遇紧急情况,接头人会用"土"代"图"。 就在这时,山脚下传来马蹄声。老婆婆迅速把一个沾着泥的核桃塞进他手心:"揣好,回家给娃砸着吃。"赵铁锤攥紧核桃,看着老婆婆慢悠悠地往另一条路走去,竹篮里的酸枣撒了一地,像串起的血珠。 三天后,当八路军根据核桃壳里藏着的微型地图端掉日军炮楼时,赵铁锤正躺在山洞里养伤。他摸着喉咙上的疤痕笑了,那道疤像个省略号,把没说出口的话都藏进了烽火里。
冷战后,夫君十里红妆迎妾室进门,侍卫拦住:主人家早把房抵押了。沈知砚的八抬大轿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