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果发生战争,绝不只是“一对一”,而是会面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蓝盟”多国联合压力,而且中国只要在任意一点发生战争,就会立刻被全世界针对,不仅仅是对外战争,统一台湾同样如此! 先说说所谓的 “蓝盟” 多国联合压力。美国确实在拉着盟友搞事情,2025 年起,美日澳的 “护身军刀” 演习就从双边升级成三边了,日本的两栖部队要跟美澳海军陆战队一起练登陆作战。 日本更是在马毛岛紧锣密鼓建基地,完工后能起降 F-35B 战机,监控范围直逼台湾岛北部。美国空军也在调整亚太部署,号称要 “重返太平洋”,摆出一副随时能干预的架势。这些动作看起来挺唬人,但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这些盟友未必真能一条心。 就说经济这盘大棋,谁也离不开谁。空客在天津建了第二条总装线,200 家中国供应商参与所有机型生产,以前从欧洲运零件要 60 天,现在本地生产当天就能送货。 苹果更别说了,200 家核心供应商里 151 家在华有生产基地,CEO 库克都直言 “没有比中国更关键的供应链”。 英国更实在,每天跟中国有 3.6 亿美元的贸易往来,累计对华投资超 350 亿美元,真要撕破脸,这些钱怎么办?日本在稀土上被卡脖子的事儿还没过去,现在又要在芯片材料上跟中国较劲,真打起仗来,他们的汽车厂、电子厂怕是要先停摆。 军事上的同盟也没那么牢不可破,美国在亚太调兵遣将,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我们在吉布提的保障基地刚和当地军队搞了联合反恐训练,无人机侦察引导打击练得炉火纯青。 更重要的是,核大国之间哪有真刀真枪硬碰硬的?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美国部署了 1770 枚核弹头,俄罗斯 1718 枚,这么多核武器悬在头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澳大利亚虽然跟着美国叫得欢,但真要让他们派舰队来南海,估计得先掂量掂量自己那几艘护卫舰够不够用。 国际舆论上所谓的 “全世界针对”,更像是西方的一厢情愿。看看联合国安理会就知道,美国自己都在搞双重标准。 去年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决议,美国投了弃权票还嘴硬说决议没约束力,结果被俄罗斯等国怼得哑口无言。 真要是中国周边出了事,他们想拉着全世界搞制裁?先问问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国家答应不答应。克罗地亚专家说得好:“想孤立中国根本不可能,脱钩只会反噬自己”。 再说了,G7 那些国家看似团结,实则各有各的小算盘。美国想让欧盟配合对华技术封锁,自己却偷偷跟中国做稀土生意;日本喊着要 “维护供应链安全”,背地里却不敢断了对华稀土进口。 澳大利亚一边跟着美国搞 “印太战略”,一边又盼着中国多买他们的铁矿石。这种联盟就像纸糊的房子,看着挺结实,真遇到事儿早就各顾各了。 其实说到底,现在的国际社会早就不是谁胳膊粗谁说了算的时代了。中国手里的牌可不止核弹和军舰,更有全世界都离不开的供应链、万亿美元级的市场、不断提升的科技实力。 空客宁愿把总装线建在中国,苹果把大部分产能留在中国,不是因为他们热爱中国,而是因为离开中国他们赚不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绑定,比什么 “价值观同盟” 靠谱多了。 所以说,那些鼓吹 “中国一动武就会被全世界针对” 的说法,要么是不懂国际政治的门道,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炒作。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围堵确实存在,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但要说他们能联合起来跟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真正全身而退。 真到了关键时刻,你看那些喊得最凶的国家会不会先认怂。 就像上次 G7 峰会因为稀土问题连联合声明都发不出来一样,真涉及到核心利益,所谓的 “蓝盟” 根本经不起考验。 毕竟在真金白银的利益面前,什么 “盟友义务”“价值观” 都得靠边站。
刚得到消息韩国沸腾了8月26日特朗普在自创社交平台TruthSo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