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卫星发现,俄军在距离波兰边境,不到100公里位置。修建了一个1600米直径的巨大电子监控系统。 这事儿一曝光,不管是西方情报机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盯着这块地挪不开眼,毕竟这地方太特殊,一举一动都牵着欧洲边境的神经。 先说说这地方在哪儿 — 加里宁格勒,俄罗斯的一块 "飞地",夹在波兰和立陶宛中间,相当于直接嵌在欧洲腹地。 你想,北约这些年一直在往东扩,波兰早就成了北约的 "前沿阵地":2022 年之后,美国把 "爱国者" 防空导弹系统拉到了波兰的马尔堡基地,德国、英国还派了驻军,装甲车天天在边境公路上跑,那动静俄罗斯能看不见? 更别说加里宁格勒本身就有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港口里常年停着导弹护卫舰,等于双方早就隔着边境线 "瞪着眼" 了。 现在俄罗斯在这建个 "超级电子眼",明摆着就是:你那边的动静,我得看清楚;你想搞电子干扰,我也能防着。 这事儿是 2023 年 4 月被发现的。当时美国 Maxar 公司的商用卫星飞过加里宁格勒,在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区的一片松树林里,突然拍到不对劲 — 一大片树被砍了,光秃秃的空地在树林里特别显眼。 后来再拍,地上全是车辙印,情报员一比对就认出来了:这是俄军常用的 Kamaz 重型卡车轧出来的,每道辙宽 1 米多,刚好能拉 30 吨重的钢材。 没几天,更热闹了:军用卡车一趟接一趟往这运东西,车厢里的钢材泛着冷光,混凝土罐车直接把管子伸到刚挖好的沟里,哗啦啦往里灌,一看就是要搞大工程。 干活的阵仗也透着股 "军事范儿"。工人先拿石灰在地上画圈,一圈套一圈,足足画了七个同心圆 — 最里面的圈才 300 米,往外每圈都比前一圈大 200 米,最后撑到 1600 米,这规模在欧洲找不着第二家。 挖地基的时候更讲究,挖掘机把沟挖得 1 米 5 深、80 厘米宽,沟底铺上钢筋网,浇混凝土的时候还插了温度传感器,就怕波罗的海冬天冷,把地基冻裂了。 等地基硬实了,就该立钢塔了:吊车把几十米长的钢构件吊起来,焊工站在脚手架上,焊枪一烧,火花溅得老远,每焊完一处都得敲掉焊渣检查,生怕海风一吹就松了 — 毕竟这钢塔要在野外立好几年,半点马虎不得。 外围的防护也没含糊。俄军工程兵先立起 2 米 5 高的混凝土柱子,每两根柱子之间拉满带刺的铁丝网,铁丝网顶端还架了红外报警器 — 只要有人碰一下,控制室立马就有信号,比摄像头反应快三倍。 柱子外面每隔 50 米就装一个高清夜视摄像头,镜头角度调得特别刁,刚好能补上旁边摄像头照不到的地方。 技术员背着工具箱在围栏里窜来窜去,手里的万用表滴滴响,还往地下埋了屏蔽电缆,就怕北约那边搞小动作,断了系统的信号。 别以为这只是个 "看动静" 的设备,它本事大着呢。军事专家说,那七个同心圆里藏着不同频段的天线,不光能抓着北约雷达的信号、听着通信内容,关键时刻还能放干扰波 — 之前俄乌冲突里,俄军就用类似的设备搅乱过乌军的无人机信号,让那些无人机找不着北。 现在把这套技术搬来欧洲边境,就是明着告诉北约:你这边的电子侦察,我能防;你想搞小动作,我也能拦。 果不其然,这系统刚露雏形,北约就急了。波兰基地的 RC-135 侦察机起降次数翻了倍,有时候一天飞两趟,就想偷摸收集信号参数; 俄罗斯也没示弱,直接把 S-400 防空导弹系统拉到了加里宁格勒,导弹发射架对着天空,苏 - 35 战机天天在周边空域巡逻,双方就这么隔着边境线 "较着劲"。 现在再看这块地,钢塔立得笔直,天线在风里微微晃,活像一只盯着欧洲东部的 "超级电子眼"。它不是孤立的一个工事,而是俄欧战略博弈的缩影 —北约往东推一步,俄罗斯就把防线筑牢一点。 往后,这片离波兰边境只有 25 公里的地方,只会更受关注,毕竟在局势紧绷的当下,这里的任何一点动静,都可能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
俄罗斯终于意识到,中国才是这一领域的霸主。塔斯社8月21号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