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XT5换代,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这辆车竟然用的是德国ZF的RTD阻尼可调减振器,之前通用的看家本领MRC磁流变减振器怎么不用了?
MRC就是控制带磁性颗粒的流体,通过施加电磁场,来控制阻尼的大小,阻尼调节范围能到8-10倍,这个成绩在CDC早期是有优势的,那时候CDC是4-5倍。CDC是通过电磁阀来控制阀孔开闭,控制阻尼液在缸体中的流动来控制阻尼值。ZF的RTD(Real-Time Damping)没有公布可控范围,但查论文最高可以做到15倍了,所以这套系统目前可能最少也有10倍的阻尼调节范围。所以在这方面已经能和MRC打个平手。
在响应速度上,这是MRC之前的绝对优势500-1000Hz,之前调节速度比CDC快一倍以上。但是RTD这套系统目前也能做到500Hz,2ms的响应了,技术进步把响应时间也拉到了差不多水平,在大部分场景下,已经感受不到响应时间带来的差别,甚至在需要极短时滞的工况,RTD可能更有优势。
最重要的是成本,MRC一套人民币2-3万肯定有的,制造商比较少,你看看CT5的最高配MRC版本就知道了。RTD虽然比一般CDC高级,但毕竟也是成熟的阀控减振器技术,成本还是比MRC低的。所以随着技术进步,用上ZF的RTD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发现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蜂鸟底盘中的Twin-clutch矢量四驱系统,它是英国GKN的基于后轴分动控制的智能四驱方案,常用于高性能前驱平台衍生的四驱车。主轴输入动力到传动轴,连接到后桥单级齿轮组,提供后桥总动力。
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独立的多片湿式离合器,分别连接左轮和右轮输出。由电机驱动的液压泵提供油压,通过比例阀实现精确压力控制。效果就是可以实现左右后轮扭矩0-100%矢量分配,是同级具备最强单轮脱困能力的存在。侦测到打滑,四驱系统会在120毫秒内作出机械响应,调整输出扭矩,在电控离合的四驱系统里这个响应速度已经非常非常快的了。对比Haldex汉德那种四驱,是单离合器控制前后轴扭矩分配,后桥左右轮通过开放差速器或刹车控制,矢量化能力有限,和这个系统比算是上一代的产物。所以这个城市SUV其实单轮的脱困能力还是非常可以的。凯迪拉克XT5周年惊喜22.99万元起 汽车新知加油站 新车上市 倪妮说最重要的是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