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印度人居然开始反思了!印度经济学家帕纳加利亚说:印度本可以在20年内完全取

甜心萌熊仔 2025-08-30 07:43:54

不好,印度人居然开始反思了!印度经济学家帕纳加利亚说:印度本可以在20年内完全取代中国,然而在这10年来印度制造都还是一个空谈,这就算了,更大问题是又失去了美西方产业的转移机遇。 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就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印度GDP的比重提升至25%,打造全球制造中心。 一开始,苹果、富士康等企业也确实被吸引到印度设厂,印度还成了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但好景不长,除了手机和药品,其他产业的发展都很缓慢。路透社统计显示,“印度制造”计划实施后,印度制造业的GDP占比反而从15.4%下降至14.3%。 为啥会这样呢?问题就出在印度自身的结构性问题上。在旁遮普邦,一个耗资超过200亿卢比的铁路建设项目,启动近40年都没完全竣工。 全国近580个国家公路项目面临延期,270多个项目获批后因土地问题迟迟无法招标开工。印度的工业基础设施、物流和交通运输都不行,根本无法形成高效的供应链。而且监管复杂、土地征用缓慢、企业技术落后,这些都成了印度制造业发展的绊脚石。 印度的劳动力虽然多,但技能错配问题严重,职业培训水平也跟不上。苹果在印度组装的手机就出现了质量问题,零部件合格率只有一半左右,和苹果的“零缺陷”标准差得远。这也导致苹果公司原计划到2025年将全球25%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的计划受到影响。 印度的关税和贸易法规也不透明,让外资企业望而却步。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今年公布的《印度国家商业指南》报告指出,印度所有产品的加权平均适用税率在二十国集团中是最高的。印度政府还坚持生产本土化,这对外资企业来说是个双重壁垒。比如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就因为印度对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一直没能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对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种姓歧视在印度社会仍然存在,高种姓不愿在低种姓的上司手下工作,这对制造业的高效运营很不利。 而且印度各邦的法规、政策都不一样,对法律的主观解释也有差异,再加上语言多样,这些都增加了制造业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印度还限制人才自由流动。数以千计的中国公民去印度的商务和就业签证申请被拒,导致印度一些行业面临严重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这不仅让公司运营成本上升,还损害了印度公司作为可靠供应商的国际声誉。 美国对印度的关税政策也给“印度制造”带来了打击。2025年,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的25%关税,两轮叠加后,印度输美商品税率升至50%。这削弱了印度制造业的竞争力,彭博经济研究估计,印度GDP增速或因此放缓0.9个百分点。 印度本以为自己能取代中国,成为美西方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但没想到自己的一系列问题,让美西方的产业转移机遇从手中溜走。“印度制造”想要取得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1197

评论列表

David

David

3
2025-08-30 12:57

印度赚钱一分钱别想带走,就信誉度还敢投资吗?

用户14xxx84

用户14xxx84

2
2025-08-30 13:11

印度的人种和地理气候是掐住印度发展的后脖颈儿的两座大山

猜你喜欢

甜心萌熊仔

甜心萌熊仔

一起去啊,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