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铁坚(1911—1941)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指挥员,一位深受尊敬的抗日英烈。出生于黑龙江省依兰县(现林口县)刁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最终为国捐躯。[祈祷][祈祷][祈祷] 郭铁坚原名郭成文(一说郭成义),1930年考入依兰县立中学。这所学校是当时进步思想和抗日活动的温床,使他深受影响。1933年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刁翎镇办学教书,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向学生和乡亲们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播撒革命的火种。 1935年,在中共党员金京石的引导下,郭铁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刁翎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智取当地伪自卫团,缴获枪支,并带领二十多名青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游击连连长。不久后,他便在五道河子成功伏击伪军运输船,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郭铁坚随后所在的部队改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他历任连指导员、军部科长、第九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第二师师长等职。1938年5月,他奉命率部从依兰东部出发,向海伦地区进行艰苦的西征,以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1941年,抗战进入极端艰苦时期。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九支队政委的郭铁坚,为开辟新游击区,率队从讷河向嫩江远征。9月20日,部队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郭尼村遭遇日军包围。为掩护群众和部队突围,郭铁坚在双腿负伤、无法行走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在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0岁。此次战斗中,包括参谋长曹玉魁在内的17名抗联战士一同殉国。 郭铁坚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一直被人民铭记。在郭铁坚牺牲的郭尼村,人们修建了抗联广场、郭尼抗联纪念馆以及东北抗联革命烈士纪念碑,以缅怀他和战友们的功绩。 2016年,原登特科镇中心校更名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铁坚中心校,学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开展各类纪念活动,讲述他的英雄故事。 郭铁坚的英名,也镌刻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中,激励着后人。 郭铁坚烈士从一位教书先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郭铁坚(1911—1941)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指挥员,一位深受尊敬的抗日英烈。出
史迹奇闻号
2025-08-30 11:52:4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