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七万多匹日本军马成了烫手山芋!这些东洋马可不是普通牲口,当年小鬼子为了养它们可下了血本。从阿拉伯引进种马,在北海道搞专业马场,硬是把日本土马改良成能拖大炮、跑山路的战争机器。最绝的是1941年,鬼子一个联队光军马就配了一千多匹,比人还金贵。 他们一开始真不想接。 那群马,七万多匹,堆在各地受降点,马厩不够,草料不够,牵马的绳子都不够。 有人说:“这不是战利品,这是债。”确实。枪炮能封存进库,飞机能拆解回炉,马是活的。 活的,就得吃、得喝、得人伺候。 可别忘了,这批马是日本人带过来的,纯种的、改良的、从阿拉伯、东欧、蒙古一路调来的血统,全都压在他们北海道那些牧场里。 马有名册、有耳标、有服役记录,像兵一样受训练,一天三顿干草,马蹄要修,马毛要梳。 平时士兵不准先吃饭,得先喂马,这是规矩。 不是讲情怀,是讲纪律。 而这些马,是战争里真正走过泥泞、负过重炮、穿过山林的。 日军表面上说机械化,背后还是靠马扛着炮、拖着弹药箱在走。山炮拆成三段,六匹马配一组;机枪小队五匹马伺候着;指挥官骑马,补给线靠驮马,一环扣一环。 摩托车跑不过泥地,但马能。你说重要不重要? 问题是,日本人打仗讲马政,国民党接收完之后,没人真当回事。 接收委员会、产业处、军需署,各拉各的线。文件很漂亮,条款写得密密麻麻:“敌伪资产分门处理”“牲畜按需拨交”“军马归军事主管机关统一统筹”……可一落实到地方,就全乱了。 地方接收员连马种都分不清,草料账谁报销、马厩坏了谁修,一问三不知。 没人真把这些马当战略资产。 更可笑的是,当时正吹美国风。 美援的卡车、吉普车一批一批运进来,有人以为从此可以“一键现代化”。谁还看得上马?甚至有人开会拍桌子说:“马是落后象征,是负担,不如推掉。”你说荒不荒唐?可就是这么荒唐的思路,真实存在过。 其实马不怕落后,就怕没人懂。 这些“东洋马”太娇贵,养惯了。 一换水土就掉膘,草料没喂对就生病,尤其夏天,饮水不足会得疝气,挺着肚子在马厩打滚,活活疼死。 日本人设哨兵24小时守马厩,是有原因的,他们知道一匹好马的训练成本是多少。 可国民党军队呢?白天没人理,晚上连棚都懒得盖。一夜之间,整排的马倒下去。 也有人想补救。 贵州那边曾经养过一批,从阿拉伯马那儿配来的杂交种,想慢慢恢复本土的军马体系。 但地方太潮,马脚烂得快,驯养教官也是新兵上任,弄不出头绪。 新疆那边从苏联弄过顿河马,路途远,回头又没人跟进。 军马育种这种事,不是你今天下个命令,明天就能看见成果的,最少得两代,得有人蹲得住。 可当时哪有人蹲得住?内战开打,人人忙着调兵遣将,筹粮筹款。 有点实用价值的马,直接拉去运枪弹;没养住的,就这么丢了、死了、卖了、换酒了。战后的几年里,这些曾经驮着火炮越岭的战马,一个个像被遗忘的老兵一样消失了。 到最后,连数量都没人再去统计过。 对比最鲜明的,其实是共产党那边。 他们手头没资源,连坦克都得从国民党报废区里扒零件修出来。那批堆在淞沪码头、风吹日晒好几年的美援战车,被原地报废了。 但解放军过去一看,把铁皮翻开、发动机掀了,一辆辆拆、修、拼,到后来,居然组了一个坦克师出来。你说这不是讽刺是什么?一边把战利品当垃圾丢,一边把垃圾修成战力。 不是谁命好,是谁心里有数。 再回头看这批日本军马,它们其实是战争工业链里最被忽视的一环。 不像枪炮那样耀眼,也不像飞机那样震撼,但你真要打仗,没它就走不了路。 日本人之所以能在战场上拉出那么长的补给线、在山地推进得那么深,说到底,是因为他们那套马政体系扛住了负荷。 而国民政府把这套现成资源拱手糟蹋掉,不是技术问题,是治理观念的问题。 你说这是不是悲哀?它当然是。 但更深的悲哀在于,等这些马都死完了,没人觉得可惜。 报表上划掉一行,“军马项目完结”,清清爽爽。没人写墓志铭,也没人留照片。 它们不是人,但陪着人打仗、陪着人死过一回,到最后,却没个名字、没个结局。 战争结束了,可资源的命运还在继续。 该接的没接好,该养的没养住。七万多匹军马,本可以是一个新军种的起点,结果被当成历史的杂物,被轻轻抹去。 不说这个国家有没有珍惜战利品,光看它有没有尊重代价,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7评论】【18点赞】
我装死
阴阳怪气,战乱年代人都吃不饱怎么养军马?
黑河内 回复 09-15 12:40
开玩笑,苏联多少骑兵师记得不
用户11xxx04 回复 09-18 23:29
日军卖枪卖炮换粮食,可没听说他们用马换粮食
2020封城计划
养的起就养,养不起就吃了
张代民
国民党被小日本打得嗷嗷叫不是没有道理的,连军马接收都接收不明白还能干啥?
草莽
国军有那么多机械化部队,这都打不过解放军,要是再让他们用马代替机械那不是败的更惨
施利芬 回复 09-16 17:37
果军就是样子上的机械化野战出击保障几乎零,靠那两个理论上的卡车还是洗洗睡了没有马怎么弄后勤,大名鼎鼎的德军闪击战都是靠马拉出来的
老F
甘肃青海祁连山一带现在还有军马场吧
窗外不归的雲
要毛用,要与时俱进!骑兵的兵种都没了!
永远
抗日战争刚结束就开始了内战,7万匹日本军马国民党那里顾得上,全国人民都进入到解放战争中了。所以这些马应该没有好的去处。
山与海
这是必然的,在当时举国缺衣少食的形势下,怎么养这些马?养了以后怎么用?是在朝鲜战场上发起骑兵冲锋,吓死美联军?还是渡海作战,踏平台湾岛呢?
小土豆 回复 09-11 22:37
当时骑兵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另外还能托运武器,只能说国民党根本无人关心国家了。
称鑫如燚
马那么娇贵啊?你看看老黄牛吃的什么?还犁地呢……也没见脚烂啊
北地之伤 回复 09-10 10:15
白痴。你怕是连马都没见过。
肖白浪 回复 09-09 16:56
黄牛犁水田不行,很容易烂蹄!
黑河内
伺候这些马没师傅教真不行。。
江南风
马是好马,只是成本太高,养不起,再说军队里原始装备已经淘汰了,只有转为农耕可以用吗?
黄山雾松
养马费钱,成本高,八路军的专业骑兵队也是很早就散了
phlip103
瞎吹烂编,坦克师是有,用的是苏联装备,炮弹。
王洪洲
看了半天没看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用户10xxx10
AI文